北京肿瘤哪里能治
肿瘤患者应该选择规模比较大的医院、比较专科的医院或者年资比较高的大夫,一般常规治疗都能胜任,常规治疗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当然有各自的特色,医生到了一定的年资之后向这个学科不同的领域或者这个学科的不同方向做深入的研究,研究得比较深。
远离癌症纠正癌症的常见误区
由于癌症被发现的时候多是中晚期,且因患癌死亡的人占大多数,因此很容易将癌症和死亡联系起来,而对癌症没有正确的认识也增加了人们对癌症的恐惧,正确认识癌症就要纠正错误的认识,常见的癌症认识误区有哪些呢?
1.癌症的死亡都极为痛苦。
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临床上,很多癌症患者终是死于其他因素,有的老人甚至是自然死亡。
有70%—80%的患者属于自然死亡过程。
当然过度治疗的患者可能会死得比较痛苦,因为反复遭受折磨,机体功能减弱,正不御邪了。
2.癌细胞分裂得很快,病情会急速扩大。
这是人们自然联想的错误结论。
通常,癌症的分裂并不是很快,只有到后期进展期,它才会疯长。
如果病人心理压力大,对癌症特别恐惧,再加上其他致病因素,就可能觉得病情进展太快,导致癌症患者死亡过程比较痛苦。
其实,癌症抗争是人的正常细胞与异常细胞的抗争,如果你的身体机能弱的话,癌细胞长得就更快了。
3.动手术必须,才能斩草除根。
这个观点以前不仅仅老百姓确信无疑,而且专业人士也是如此,人们总在想方设法把癌细胞赶尽杀绝。
其实,卫生组织21世纪初就总结说,化疗对肿瘤的大概是5%左右,就是说,它能够控制5%的癌症。
人们不能把大部分希望放在这上面。
4.若不趁早治疗,癌症就会马上转移。
癌症的确需要早发现早治疗,但并不是说,确诊了癌,如果今天不开刀、不化疗,明天就可能转移。
大多数癌症的发展是个慢性过程,但也确实有病人得知只能活三个月,就真的只活了三个月的。
这主要是因为病人被“三个月”这个期限吓着了,导致高度恐惧,寝食难安,生活规律完全打乱了。
其实,癌症不是山洪暴发,其发生发展是个缓慢的过程,从第一个癌细胞发生癌变至少要5年到20年的时间,有的至少要20年。
有时候癌细胞还会长期休眠,甚至不发展。
以上就是我们常见的癌症认识误区,了解正确的知识才能正确治疗癌症。
观察孩子是否患脑肿瘤的方法
颅内肿瘤又称“脑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
多数是起源于颅内各组织的原发性颅内肿瘤。
继发性颅内肿瘤则来源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或邻近组织肿瘤的侵入。
男性稍多于女性。
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20~50岁多。
早期发现并治疗可以较好的控制病情,所以早期发现症状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如何观察孩子是否有脑肿瘤:呕吐:在小儿颅内肿瘤中比较常见,大约2/3会呕吐。
原因多数是颅内压增高,部分是后颅凹肿瘤直接刺激延髓呕吐中枢所致。
往往是清晨发生,呈喷射性,伴有头痛头晕。
吐过之后能立即进食,可是很快又发生呕吐。
头痛:三分之二以上患儿均可有头痛。
前额部痛为主者,可能是幕上肿瘤,后枕部痛者则可能是幕下肿瘤。
婴幼儿因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头痛,常常表现为哭闹不安或者用手拍打头部,家长应格外注意。
视力减退:较为常见,多数是长了肿瘤后继发视神经萎缩。
家长对此往往忽视,直到婴幼儿看不见玩具,学龄儿童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迹才发现,常常延误。
癫痫发作:一旦宝宝有癫痫发作,应考虑有脑肿瘤的可能。
强迫头位和颈部抵抗:常常是后颅凹肿瘤造成。
患儿机体的保护性反射,使头和颈处于一种特殊位置,为了不使病情加重。
如偏头或脖子发僵,侧卧或膝胸卧位不敢翻身等。
走路不稳或指鼻不准:提示多半肿瘤发生在小脑。
生长发育紊乱:因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所以第三脑室前部及后部肿瘤可使小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如果患儿身体矮小、外幼稚型则多半是第三脑室前部颅咽管瘤;如果表现为生长过快及性早熟则提示有松果体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