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看懂癌症了吗
很多人都是谈癌色变,甚至认为癌症不可,癌症难道真的是不治之症吗?
对癌症认识的误区有哪些?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误传1:癌症是一种人为的现代病。
癌症并不是到近代或现代才出现,自从人类诞生,癌症就存在了。
只不过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它,医生也能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误传2:癌症是由生活方式引起的。
生活方式的确会对患癌风险产生巨大影响,以吸烟为例,它占英国所有癌症死亡病例中的1/4。
但是,癌症大的风险因素是老龄化,年龄越大,就越有可能患上这种疾病。
误传3:超级食物可以预防癌症。
很多食物被打上“超级食物”的标签,如蓝莓、大蒜、绿茶等,但是,真正的超级食物是不存在的。
不过关注膳食结构,对预防癌症确实很有效,比如食用大量且品种多样化的果蔬,而并非某种特定的果蔬。
降低患癌风险的佳方法是养成长期的健康生活习惯,如不吸烟、坚持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和少饮酒等。
误传4:酸性饮食会导致癌症。
目前,并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饮食会操纵整个身体的PH值,或是对患癌产生显著影响。
我们的血液通常呈弱碱性,肾脏负责调节其酸碱度,而血液的酸碱度并不会因所吃的食物而发生改变。
误传5:吃糖会让癌症恶化。
所有细胞都会利用糖,并不仅仅是癌细胞。
为了避免给癌细胞提供“饲料”而禁止吃糖,是因噎废食的做法。
当然,控制糖分的摄入,对保持饮食平衡、避免超重等非常有必要。
误传6:碳酸氢钠可以治癌。
有人认为“癌症都是白色的”,是由念珠菌引起的真菌感染,因此注射碳酸氢钠可以治疗。
事实上,并没有证据支持这种理论,而且高剂量的碳酸氢钠可能会导致严重甚至是致命的后果。
误传7:癌症可以自然。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某些癌症的确可以预防和,如宫颈癌、乳腺癌等。
然而,对于那些神奇的自然和奇迹般的,并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来支持它们。
关键在于尽早采取正确的医疗手段。
误传8:人类战胜不了癌症。
悲观主义者认为,人们在抗击癌症领域一直原地踏步。
这种说法压根就站不住脚。
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在过去40年里,英国癌症患者的存活率增加了一倍;过去的10年里,癌症死亡率降低了10%。
胃癌和3个字有关
胃癌是发生在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会威胁人们生命健康。胃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是很明显,当临床症状明显时已经达到了中晚期。对于胃癌高危人群来说,要了解胃癌的发生原因以及症状。
胃癌和哪“3字”有关?
1、吃
身体上的营养主要从食物中获取,不良的饮食或饮食不卫生会增加患上胃癌几率。大量吃腌制烧烤、高盐分以及熏制食物等,这些食物中含有苯并芘和亚硝酸胺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此外,吃饭时狼吞虎咽、总是吃烫食或暴饮暴食也会引起胃黏膜溃疡或糜烂。
2、忍
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携带者、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及胃息肉和肠上皮化生等都是胃癌高危人群。必须每年去医院做一次胃镜检查,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药。
3、拖
胃癌早期症状并不是很明显,即使出现反酸恶心以及嗳气等情况,也容易被人们所忽略。大部分胃癌是通过做胃镜筛查出来的,若总是拖延的话会错过佳的治疗时间。
饭后哪些迹象说明患有胃癌?
1、打嗝恶心
相信大部分人经历过吃饭后打嗝的情况,胃癌引起的打嗝不一样。当癌细胞压迫膈肌或迷走神经时会让人们不停打嗝,且持续10个小时以上,同时伴有恶心。恶心是因为消化道梗阻引起的,随着病情延长,会有恶心呕吐转化为食物反流和吞咽困难。
2、消化不良
当患上胃癌时会减弱胃肠道蠕动功能,吃完饭后胃酸会跟随着食物反流回食道,从而引起反酸和烧心。此外患有胃癌也会影响食物分解,导致消化不良。
3、腹胀和疼痛
大部分胃病会有腹胀疼痛症状,一般吃饭后此类情况就能消除,但胃癌不一样。患上胃癌时吃饭后会有饱胀感,即使吃少量食物后也感觉到很饱。若反复出现且持续时间不长,会被认为胃炎或消化不良,常常被人们所忽略。
4、腹泻和黑便
腹部受凉或没有注意饮食卫生会导致腹泻腹痛,同时伴有发热畏寒和呕吐。若伴有黑便时要引起重视。因为血管受到胃癌细胞破坏,血红蛋白在肠道内和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导致粪便呈现黑色。
温馨提示
平时要做好预防工作,避免暴饮暴食,少吃熏制和腌制食物。对于胃溃疡或胃息肉,尽量通过手术切除,防止发生癌变。
北京治肿瘤医院哪家正规
肿瘤患者在选择医院时,更要看医院及医生是否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技术:这已经成为石阶上综合医治、甚至肿瘤的重要技术,中医结合西医在提高病人免疫力、局部介入杀灭肿瘤细胞、逆转耐药性、控制癌细胞转移和扩散、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甚至破坏肿瘤细胞DNA等环节都越来越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