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垂体瘤的表现症状较为多样,因其会影响垂体的正常功能,进而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及其他生理机能产生一系列复杂影响。垂体瘤可分为功能性垂体瘤和无功能性垂体瘤,二者症状表现各有不同。功能性垂体瘤会过量分泌激素,引发一系列激素相关症状。例如,泌乳素瘤较为常见,女性患者多表现为月经紊乱,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还可能出现非哺乳期的溢乳现象,这是由于过高的泌乳素水平控制了卵巢功能。而男性患者则可能出现性功能减退,如下降、勃起功能障碍等,还可能伴有发育。生长激素瘤在青少年时期发病,会导致巨人症,患者身高异常增长,远超同龄人;若在成年后发病,则会引发肢端肥大症,表现为手脚粗大肥厚,手指、脚趾变宽,面部骨骼增生,眉弓、下颌突出,鼻唇增厚,面貌逐渐变得粗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会使体内皮质醇增多,患者出现满月脸、水牛背,腹部和大腿内侧出现紫纹,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糖、骨质疏松等症状。无功能性垂体瘤虽不分泌过多激素,但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会产生占位效应。肿瘤挤压周围组织,首当其冲的是视神经。当视神经受压时,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早期可能表现为视野缺损,比如看东西时两侧的视野范围缩小,像通过狭窄的管道看东西一样,随着病情发展,视力下降会愈发严重,甚至导致失明。若肿瘤挤压垂体柄或下丘脑,会影响垂体激素的释放和调节,进而引起垂体功能减退,患者会出现乏力、畏寒、嗜睡、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症状。此外,肿瘤挤压周围的脑组织,还可能引发头痛,多为持续性钝痛,疼痛部位多在额部或双颞部。垂体瘤的症状复杂多样,且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比如泌乳素瘤导致的月经紊乱可能被误诊为妇科疾病,生长激素瘤引起的肢端肥大症早期可能被忽视,认为是正常的身体变化。所以,当出现上述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血液激素水平检测、垂体磁共振成像等,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延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