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还能陪着孙子过生日!”68岁的肺癌患者张大爷(化名)紧紧握着肿瘤科主任的手,眼眶泛红。一年前,他被确诊为晚期肺癌伴肝转移,肿瘤压迫导致剧烈胸痛,多家医院建议保守治疗。
而如今,经过济南南郊医院肿瘤科五次动脉灌注栓塞介入治疗,他的病灶大径缩小60%,生活质量显著提升,这一切都源于孔得福主任运用这项精确微创的诊疗技术。
初次治疗时,张大爷的肺部肿瘤已达5.2厘米,且出现肝内多发转移灶,常规化疗耐受性差。济南南郊医院肿瘤科团队经过多学科会诊,决定采用动脉灌注栓塞介入技术——在DSA影像引导下,将微导管精确插入肿瘤供血动脉,直接注入高浓度抗肿瘤药物,同时用栓塞剂阻断肿瘤血供,实现“精确打击+断粮围歼”的双重效果。
治疗仅耗时40分钟,术后张大爷仅穿刺点有轻微不适,第二天便能下床活动,胸痛症状明显缓解。一个月后的第二次介入治疗,团队通过影像发现肝转移灶血供丰富,调整方案增加载药微球栓塞,进一步提升局部药物浓度。复查显示,肺部病灶缩小至3.8厘米,肝内小病灶基本消失。
“不用开刀、不用掉头发,这技术太神奇了!”张大爷的信心逐渐恢复,开始主动配合治疗。第三次治疗针对残余病灶进行精确补栓,第四次则结合患者身体状况,采用“低剂量持续灌注”模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到第五次治疗时,肺部肿瘤已缩小至2.1厘米,各项肿瘤标志物指标恢复正常,达到临床稳定状态。整个治疗过程中,张大爷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体重增加3公斤,甚至能每天散步1小时。
“动脉灌注栓塞介入技术的优势在于精确、微创、高效。”肿瘤科主任介绍,相比传统化疗,该技术能将药物浓度提升10-30倍,同时降低全身毒不良反应,尤其适合晚期实体瘤患者。
像张大爷这样经过多次规范介入治疗,实现肿瘤控制、延长生存期的案例,在科室已累计超过300例。如今,济南南郊医院肿瘤科已形成“诊断-介入治疗-术后管理”的全流程诊疗体系,配备前沿的DSA血管造影机和专业介入团队,为肿瘤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从绝望到重生,张大爷的经历不仅见证了医疗技术的进步,更传递出与癌症抗争的希望与力量。
目前,济南南郊医院肿瘤科已开通专家咨询通道,可直接预约孔得福主任专家号,若您或家人正面临肿瘤治疗难题,欢迎前来我院咨询,我们将为您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共筑健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