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肿瘤必须开刀吗?中晚期食管癌还有救吗?”这是许多患者及家属面对癌症时的焦虑疑问。食管癌患者随病情进展,吞咽困难会从难咽固体食物发展到无法饮水,陷入“吃不下饭”的生存危机。而济南南郊医院肿瘤科凭借动脉灌注栓塞介入技术,给出安心答案:这项技术无需开刀,就能为食管癌患者打通治疗通道,带来精确康复新希望。
动脉灌注栓塞介入技术是微创医学核心技术,与外科手术、内科药物治疗并列为肿瘤治疗三大支柱,打破了“治肿瘤就得大动刀子”的固有认知。治疗时,医生仅在患者大腿根部股动脉处做直径约2毫米的微小穿刺口,无需缝合,术后简单压迫止血即可。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引导下,纤细导管能精确抵达食管肿瘤供血动脉,全程微创且定位精确。
治疗分两步实现双重治疗的效果:第一步“精确给药”,通过导管将高浓度化疗药物注入肿瘤供血动脉,让药物精确渗透肿瘤组织,局部药物浓度是全身化疗的数十倍,既提升杀癌效果,又减少对正常器官损伤;第二步“阻断营养”,注入栓塞剂堵塞肿瘤供血血管,切断其氧气和营养来源。双重作用下,肿瘤细胞被“毒杀”且因缺养萎缩坏死。整个治疗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保持清醒,术后观察1-2天即可下床,恢复周期大幅缩短。
对食管癌患者而言,这项技术直击吞咽困难痛点。临床数据显示,多数患者治疗后1-2周内,吞咽困难明显改善,从只能喝流质食物逐渐恢复正常进食。与传统全身化疗相比,其不良反应显著降低,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药量极少,掉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概率和程度大减,尤其适合高龄、体弱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此前济南市中心医院87岁食管癌患者,因无法耐受手术接受该治疗后,术后第2天能喝小米粥,1周后正常吃面条,成为技术治疗的效果的生动见证。
济南南郊医院肿瘤科能熟练运用该技术,源于强大的团队与诊疗保障。科室由知名介入专家葛新华教授领导,团队成员均有10年以上肿瘤介入经验,累计完成数千例介入手术,对多种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经验丰富。诊疗中坚持“精确化、个体化”原则:患者入院后,通过高清CT、胃镜、DSA血管造影等设备全面评估病情,结合多学科会诊定制方案。针对血供丰富的食管肿瘤,调整栓塞剂用量;对合并狭窄的患者,联合支架置入;术后还有专业护理团队与营养师提供全周期健康管理。
动脉灌注栓塞介入技术正重塑食管癌治疗格局,济南南郊医院肿瘤科则成为技术服务患者的重要平台。这里的“一根导管”是连接生命与希望的桥梁。未来科室将继续深耕肿瘤介入领域,优化技术与服务,为更多食管癌患者带来“不开刀、少痛苦、恢复快”的治疗体验,助他们在抗癌中重获吞咽幸福与生活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