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肝病医院)主要从事传染病学专业,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尤其在治疗重症肝病、慢性肝病、丙肝、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衰竭、肝癌、乙肝的母婴传播阻断、肝脏的预防保健及调理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效果显着。
乙肝,全称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这一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然而,当个体被检测出感染乙肝病毒时,是否就意味着已经患上了乙肝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探讨。
一、乙肝病毒的感染与传播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垂直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血液传播包括输血、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等;性接触传播则是指通过性行为传播病毒;垂直传播则是指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二、感染乙肝病毒与乙肝的关系
感染乙肝病毒并不等同于患上乙肝。乙肝病毒的感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是否会导致乙肝的发生,主要取决于个体的免疫功能和感染年龄等因素。
免疫功能的影响:
免疫功能健全者: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人来说,即使感染了乙肝病毒,机体也能够通过T细胞免疫等机制将病毒清除。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可能只是短暂的病毒携带者,而不会发展成乙肝患者。
免疫功能低下者:新生儿、婴幼儿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后,机体可能无法将病毒彻/底清除。病毒在肝细胞内定植并大量复制,终导致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
感染年龄的影响:
新生儿和婴幼儿:由于免疫功能尚未健全,感染乙肝病毒后更容易发展成慢性乙肝患者。
成年人: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后,由于免疫功能相对健全,通常能够清除病毒,避免乙肝的发生。
三、乙肝的临床表现
乙肝的临床表现因其发病的急、缓,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急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非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在黄疸前期可能出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黄疸期则出现巩膜和皮肤黄染等症状;恢复期症状逐渐消失,黄疸减退。急性非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黄疸型相似,但无黄疸症状。
慢性肝炎: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慢性肝炎可能仅表现为乏力、头晕、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度慢性肝炎症状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慢性肝炎则可能出现明显的肝炎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等,并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等体征。
重型肝炎(肝衰竭):表现为一系列肝衰竭综合征,如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等。
瘀胆型肝炎:主要表现为梗阻性黄疸症状,如皮肤瘙痒、粪便颜色变浅等。
肝炎肝硬化:根据肝炎症状分为活动性和静止性两型。活动性肝硬化有慢性肝炎活动的表现;静止性肝硬化则症状轻或无特异性。
四、预防与治疗
为了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及其相关疾病,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及相应的血清学检测。对于免疫功能健全且无既往感染史者,机体能够识别并清除入侵的病毒,因此不需要过度担心乙肝的发生。然而,对于高危人群,如新生儿、婴幼儿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成年人等,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对于已经感染乙肝病毒且未转阴的个体,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病毒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的目标是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损害,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感染乙肝病毒并不等同于患上乙肝。是否发展成乙肝患者取决于个体的免疫功能和感染年龄等因素。因此,当个体被检测出感染乙肝病毒时,不必过度恐慌。应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合适的治疗和预防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也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