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和脑萎缩是两种不同的脑部疾病,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以下是详细的对比:
定义
脑梗(脑梗死):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这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引发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
脑萎缩:脑萎缩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本身发生器质性病变而产生萎缩的一种现象。病理上表现为脑组织体积缩小,细胞数目减少,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扩大。
引发原因
脑梗:
大动脉粥样硬化。
心源性栓塞。
小动脉闭塞。
其他如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
脑萎缩:
遗传。
脑外伤。
脑卒中。
脑炎、脑膜炎。
脑血管畸形、脑部肿瘤。
癫痫长期发作。
烟酒过度、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病变等。
临床症状
脑梗:
主观症状:头痛、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等。
脑神经症状: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等。
躯体症状:肢体偏瘫或轻度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严重时可能出现昏迷、癫痫发作等。
脑萎缩:
全身症状: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手足发麻等。
记忆障碍:近事记忆缺损,随病情发展至记忆力完全丧失。
性格行为改变:如变得郁郁寡欢、不喜欢与人交往等。
智能减退、痴呆:理解、判断、计算能力下降,严重时出现幻觉、幻听等。
治疗方法
脑梗:
溶栓治疗:使用溶栓药物,如注射用尿激酶、注射用阿替普酶等。
手术治疗:对于梗塞面积大、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脑萎缩:
药物治疗:主要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用于改善认知功能。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个性化的康复训练,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发病率与致残率
脑梗:是脑血管病中常见者,约占75%,病死率平均10%~15%,致残率极高,且极易复发。
脑萎缩: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具体的致残率数据因疾病类型和患者个体差异而异。
综上所述,脑梗和脑萎缩在定义、引发原因、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对于这两种疾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