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角膜屈光手术及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在评估和制定屈光手术个性化方案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在屈光手术复杂病例、个性化手术设计方面经验丰富。完成各类屈光矫正手术量超4万眼。
十余年前视力莫名下降,近期双眼酸涩难忍,24岁小伙险遭致盲眼病“偷走”光明。近日,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在全省率先开展飞秒激光辅助角膜基质透镜植入联合角膜交联手术,为一名双眼圆锥角膜患者成功实施治疗。专家提醒,该病早期症状易与近视混淆,已成青少年视力“隐形杀手”。
“以为只是近视加深,没想到是眼睛要‘塌’了。”谈及求医经历,今年24岁的小胡(化姓)仍心有余悸。自初中起,他的视力便持续下降,直到今年初,他感觉双眼频繁酸涩,于是前往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经详细检查发现,其右眼角膜薄处仅382μm,遂确诊为“双眼圆锥角膜”中晚期病变。
“圆锥角膜患者角膜会像‘吹气球’般向外凸出变薄,若不及时干预,严重时可致角膜穿孔甚至失明。”该院眼表及角膜病科副主任医师杨万举解释。面对小胡的复杂病情,杨万举副主任医师立即联系该院屈光专科副主任医师王奇峰,迅速为小胡制定了全面而精确的治疗方案——采用飞秒激光辅助角膜基质透镜植入加角膜交联手术。手术分为三步:首先用飞秒激光在患者角膜内“雕刻”出9毫米直径的层间囊袋;随后将供体角膜制成的超薄基质透镜经2毫米切口植入;后用联合快速交联技术,终形成“钢筋网”强化角膜结构。
“就像给危房加装承重梁。”王奇峰副主任医师比喻描述手术原理,“植入的透镜填补薄弱区,交联术则像给角膜‘上铠甲’,双重保障阻止病情恶化。”由于需在不足头发丝厚度的角膜层间精确操作,该手术的难度极大,对术者操作要求极高。2月8日,杨万举副主任医师及王奇峰副主任医师团队联合为小胡施行了飞秒激光辅助角膜基质透镜植入加角膜交联手术。历时半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次日复查显示,小胡角膜形态恢复良好,视力得到有效保护。
该手术的成功施行也标志着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圆锥角膜治疗迈入“精确修复+生物力学强化”新阶段。杨万举副主任医师介绍,该术式主要适用于圆锥角膜的早期和中期患者,以及患有角膜扩张性疾病的人群,为这些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他提醒,圆锥角膜被视为青少年视力的“隐形杀手”,其早期症状与普通近视极为相似,容易被忽视。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导致角膜穿孔甚至失明。他提醒,青少年如果出现视力下降且配镜矫正效果不佳,应及时到专业眼科医院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