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和霰粒肿有什么区别?虽然名字相像,但二者是有很区别的,而且治疗方式也不同。接下来湖北爱尔眼科医院为您带来麦粒肿和霰粒肿的区别和治疗方案。
麦粒肿和霰粒肿,确实不是同一“肿”
麦粒肿的学名叫“睑腺炎”,如果这两者你都没有听过,相信你应该听过“针眼”,甚至有的人对于“针眼”存在这样的印象:是不是看了“不该看”的东西,才会长针眼?
虽然麦粒肿就是我们俗称的“针眼”,不过长针眼跟看了什么东西并无关系,而主要是由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眼睑局部化脓性炎症。一般与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等使得眼睛过度劳累、抵抗力下降的行为有关,或者患有糖尿病、高脂高糖饮食等,更容易长“针眼”。
对于麦粒肿,大家还是十分熟悉的,但对于霰粒肿很多人就不甚了解,甚至还把霰粒肿念成“散粒肿”,其实这个字读“xiàn”。
霰粒肿的学名叫“睑板腺囊肿”,是由腺体堵塞而造成的特发性慢性非化脓性炎症,儿童和成年人都有可能患有此病。尤其是油腻食品吃得过多、睑板腺功能分泌比较旺盛的人,就比较容易发生睑板腺排出管道被阻塞,而形成霰粒肿。
从症状上来看,区分麦粒肿和霰粒肿并不难
前面主要跟大家说了麦粒肿和霰粒肿的定义以及成因不同,接下来小编来教教大家如何从症状方面,来更为直观地区分二者。
1、麦粒肿(睑腺炎)
根据发生的位置不同,麦粒肿可分为内睑腺炎和外睑腺炎两种,表现也有些许差异。内睑腺炎主要表现为眼睑红肿,疼痛感比较剧烈,随着病情的发展睑结膜会出现脓点,成熟之后排脓于结膜囊内而渐渐恢复;而外睑腺炎表现为局限性充血,触摸时会感觉到疼痛,一般几天之后,毛囊的根部会出现黄色的脓点,随后溃破出脓,逐渐恢复正常。
2、霰粒肿(睑板腺囊肿)
霰粒肿一般多发于上眼睑,且大多发展缓慢,在刚开始时可能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即使无意间发现了眼睑上的肿块,外观看起来也无红肿,且没有明显的疼痛感。
需要注意的是,霰粒肿有复发的可能性,所以部分患者会出现新旧肿块交替产生,一些较小的肿块可自行吸收至消失,但如果比较大的肿块不进行治疗,很可能会长期不消,甚至越来越大。当肿块过大时,还有可能压迫角膜导致散光,对视力造成较大影响。此外,霰粒肿也可能并发细菌感染,形成麦粒肿。
发现眼睛有肿块,千万别“自己解决”,应及时看医生
虽然教了大家如何区分麦粒肿和霰粒肿,但小编并不建议大家自行解决,如果发眼睛有异常肿块时,应及时去看眼科医生。
在,医生会先根据患者实际的情况来区分到底是哪一种,然后再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如果是麦粒肿,可以使用热敷的方法,并在医生指导下滴用抗生素眼药水来治疗,等待积脓自行排出,如果不能自行排出,则需要进行手术切开排脓。
如果患上霰粒肿,在初期时可以进行局部热敷加按摩,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局部滴用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或者使用类固醇眼药水进行消炎。而对于部分病人,还可能需用通过手术将囊肿切除。
还需要提醒大家一点的是,不管是长“针眼”还是“霰粒肿”,都不要像挤痘痘一样去“挤一挤”,因为这样很容易导致感染扩散,引发败血症、眼睑蜂窝组织炎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