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地区,多家三甲医院凭借的医疗设备与完善的设施条件,为结肠癌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拥有华南地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其胃肠肿瘤外科年手术量超过2000台。广东省人民医院配备PET-CT、3.0T磁共振等高端影像设备,建立了标准化肿瘤生物样本库。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引进德国STORZ超高清腹腔镜系统,开展荧光导航肿瘤切除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设有独立的胃肠肿瘤多学科会诊中心,配备容积调强放疗设备。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建成国内结直肠癌"防-诊-治"一体化平台,拥有双源CT和全自动病理检测系统。
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该院胃肠肿瘤外科开展机器人辅助结肠癌术,五年生存率达68.2%。拥有华南大的肿瘤病理诊断中心,年完成结肠癌分子检测超5000例。临床研究中心开展20余项结肠癌靶向治疗临床试验,参与国际多中心研究项目6项。
2.广东省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年完成腹腔镜结肠癌手术1500余例,微创手术占比达92%。肿瘤内科牵头制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开展循环肿瘤DNA监测技术。放疗科配备TOMO放射治疗系统,放疗误差控制在1mm以内。
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肿瘤科建立结肠癌肝转移综合治疗体系,转化治疗成功率41.3%。拥有国内智能手术示教系统,传输4K腹腔镜手术影像。病理科开展MSI、RAS/RAF等12项基因检测,检测准确率99.6%。
4.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胃肠肿瘤科开展经自然腔道结肠癌手术(NOTES),年手术量超800台。放疗中心应用呼吸门控技术,将放疗误差降低至2mm以下。疼痛科建立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患者疼痛缓解率98.5%。
5.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结直肠肛门外科首创"3D腹腔镜联合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手术出血量控制在50ml以内。肿瘤防治中心开发结肠癌风险预测模型,筛查准确率达89.7%。营养科实施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术后并发症降低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