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胃癌诊疗领域,广州多家三甲医院通过引进国际设备和创新技术不断提升治疗水平。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医疗机构均建立了多学科协作的胃癌诊疗体系,开展腹腔镜胃癌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等微创技术,并参与多项国际临床试验。这些医院在胃癌早期诊断、治疗和综合治疗方面形成特色,5年生存率处于国内水平。
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该中心胃癌年手术量超过800例,拥有国内胃癌专病数据库。开展荧光导航胃癌术、腹腔热灌注化疗等新技术,晚期胃癌转化治疗成功率38.2%。肿瘤内科牵头制定《中国胃癌腹膜转移防治专家共识》,放疗科首创胃癌螺旋断层放疗技术。
2.广东省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年完成胃癌手术600余例,微创手术占比达75%。首创"三步法"全胃切除吻合技术,术后并发症率降至6.3%。肿瘤科参与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27项,拥有华南大的质子治疗中心。病理科开展循环肿瘤DNA检测技术,准确率91.4%。
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早期胃癌检出率42.6%,居全省。普外科开展保留幽门的胃部分切除术,10年生存率89.7%。引进第四代电磁导航内镜系统,微小病灶定位精度0.2mm。近三年承担国家胃癌重点研发项目4项,获发明专利13项。
4.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肿瘤外科开展3D腹腔镜胃癌术,淋巴结清扫数量达45枚/例。建立胃癌分子分型平台,检测21个驱动基因。中西医结合科研发"健脾消积方",配合化疗使骨髓抑制发生率降低31%。日间病房年收治胃癌患者1200人次。
5.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手术量连续五年华南第一,术中出血量控制在50ml以内。营养科建立胃癌患者全程营养管理路径,术后体重恢复时间缩短40%。病理诊断中心开展PD-L1伴随诊断,检测符合率98.6%。近五年发表胃癌相关SCI论文14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