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治疗肝癌比较的医院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省肿瘤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等机构。这些医院均设有肝胆外科或肿瘤科,配备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TOMO放射治疗仪等设备,在肝癌切除、介入栓塞、靶向治疗等领域形成特色技术体系。其中同济医院、协和医院及湖北省肿瘤医院在临床规模和技术创新方面尤为突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作为国家卫健委直属大型三甲医院,肝胆胰外科中心年开展肝癌手术超2000例,常规开展解剖性肝段切除、ALPPS分阶段切肝等复杂术式。该院在国内率先建立肝癌三维可视化手术规划系统,通过3D重建技术将肿瘤与血管关系立体呈现,使手术切除更。介入放射科配备双平板DSA设备,可开展载药微球栓塞、放射性粒子植入等介入治疗。肿瘤科牵头制定《原发性肝癌综合诊疗指南》,建立以分子分型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体系,开展PD-1抑制剂联合靶向药物的临床试验。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拥有亚洲首台术中超声导航系统,可在手术中精确识别微小病灶。该院创新性开展荧光导航肝癌切除术,通过术前静脉注射吲哚菁绿,术中借助近红外成像系统清晰显示肿瘤边界,使微小病灶检出率提升30%。肿瘤中心配备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系统,采用四维CT定位技术,可追踪呼吸运动中的肿瘤位移。医院建立的肝癌全程管理平台,整合手术、介入、放疗、免疫治疗等18个专业组,实现治疗方案的动态优化调整。
湖北省肿瘤医院
作为省级肿瘤专科医院,肝胆胰肿瘤科设立有华中地区肝癌射频消融培训基地。放射治疗中心引进新型速锋刀EDGE系统,可在0.2毫米精度内实施立体定向放疗,单次治疗时间缩短至5分钟。该院构建的肝癌生物样本库已收录3000余例组织标本,支撑开展循环肿瘤DNA检测、液体活检等诊断项目。特色技术包括经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的序贯,使中晚期患者1年生存率提升至65%。日间化疗病房配置智能输液管理系统,可实现48小时短程化疗的全程监测。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腔镜中心微创手术占比达85%,常规开展全腹腔镜下ALPPS手术。医院配置有杂交手术室,可在介入栓塞后立即进行腹腔镜切除,显著降低肿瘤播散风险。肿瘤科参与国家"肝癌早筛早诊"重大项目,研发的血清外泌体检测技术可将早期检出率提升至78%。多模态影像融合系统可同时呈现增强CT、PET-CT及超声造影数据,辅助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肝胆胰外科年均完成机器人辅助肝癌切除150例,手术出血量控制在100ml以内。医院引进的微波消融系统可实施CT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对3cm以下肿瘤实现完全灭活。转化医学中心开展肝癌类器官培养技术,通过体外药物敏感性测试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疼痛管理科创新应用持续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使术后镇痛效果延长至72小时。
武汉市中心医院
该院肿瘤诊疗中心配备有64排螺旋CT模拟定位机,可实施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介入科开展的载药微球栓塞技术,使化疗药物在肿瘤局部维持有效浓度达28天。医院建立的肝癌患者营养支持体系,通过代谢车检测制定营养方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12%。日间手术中心开展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实现当天检查当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