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的出现,常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至关重要,以防病情恶化,进一步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一、治疗荨麻疹的方法
1.常规治疗
鉴于荨麻疹的成因复杂多样,其治疗手段亦因人而异。以下为具体治疗方法:
-找出并消除诱因:每位患者都应努力寻找并避免触发荨麻疹的因素。若由感染引起,需积极治疗感染部位;若由药物过敏,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若因食物过敏,识别并停止摄入该食物。
-预防触发因素:如寒冷型荨麻疹需注意保暖,乙酰胆碱型荨麻疹应减少运动、出汗及情绪波动,接触型荨麻疹则应尽量减少接触。
2.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
-H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具有显著的抗组胺及其他炎症介质作用,对各类荨麻疹治疗成效显著。
-多塞平:作为三环类抗抑郁药,对慢性荨麻疹有良好效果,潜在影响较小。
-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
-硫酸间羟异丁肾上腺素:作为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通过提高cAMP水平,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
-酮替酚:增加cAMP浓度,有效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阻止炎症介质释放,其效果优于色甘酸钠,且可口服。
-糖皮质激素:作为二线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严重急性荨麻疹、荨麻疹性血管炎、压力性荨麻疹等对一线抗组胺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或慢性荨麻疹急性加重时,但应避免长期使用。
-免疫抑制剂:对于慢性荨麻疹且具有自身免疫基础的患者,若常规治疗成效不佳,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及免疫球蛋白等。
二、荨麻疹的诱因
荨麻疹的成因极为复杂,大约有三分之四的患者难以找到明确原因,尤其是慢性荨麻疹。常见的诱因包括食物及添加剂、吸入物、感染、药物、物理因素(如机械刺激、温度变化、日光照射)、昆虫叮咬、精神因素、内分泌变化和遗传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