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是一个内脏器官,同时又是一个空腔器官,所以在早期往往很难有非常典型的症状,经常临床上一旦发现就是晚期了。在临床上,膀胱癌患者或可能出现尿血的症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1、了解病症:膀胱癌是指膀胱内出现的恶性肿瘤,通常与遗传因素、长期吸烟、慢性感染等原因有关,一般会出现血尿、疼痛、尿频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癌组织会侵犯到膀胱黏膜层或者黏膜下层,此时可能会导致黏膜组织坏死、脱落,从而出现尿血的情况。
2、治疗病症:治疗膀胱癌尿血的重点在于处理肿瘤,可以通过膀胱镜、泌尿系的增强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初步明确肿瘤侵犯的程度。手术治疗通常包括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激光手术切除肿瘤,将肿瘤切除后,尿血症状也会逐渐消失。对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如无法耐受手术或癌症已经扩散至膀胱外部的患者,医生会先评估有无凝血功能障碍,以及正在应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尿血较轻者可持续进行膀胱冲洗、膀胱内灌注硝酸银或明矾,进行止血治疗。若非手术治疗控制无效者,还可进行经尿道电凝止血或放疗、盆腔动脉栓塞术治疗。
3、预防病症:除了治疗,预防膀胱癌尿血也十分重要。平时应多饮水以增加排尿量,稀释尿液中结石物质的浓度,减少晶体沉积。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嘌呤类物质。同时注意会阴部的卫生,及时排尿,不憋尿,防止膀胱感染。
总之,膀胱癌尿血是由于肿瘤侵犯正常黏膜血管导致的,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并采取适合的治疗方案。预防方面应注意生活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减少膀胱感染和结石的形成。建议患者随时关注身体状况,切勿盲目用药或治疗,如遇病情变化或感觉任何不适,应该及时到院进行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