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治疗肝癌比较出名的医院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等。这些医疗机构在肝癌诊疗领域各有特色,其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肝胆外科,年均开展肝癌手术超千例;四川省肿瘤医院作为西南地区大的肿瘤专科医院,肝癌五年生存率达到国内水平;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中西医结合肝癌治疗方案被纳入诊疗指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该院肝脏外科是国内早开展肝切除的单位之一,配备3.0T磁共振、PET-CT等设备,常规开展腹腔镜肝切除术、ALPPS分阶段肝切除等前沿技术。科室建立的肝癌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整合了介入放射科、病理科等11个专业团队,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实施个体化序贯治疗。近年来在肝癌免疫治疗领域取得突破,主导参与了38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相关成果发表在《Hepatology》等期刊。
四川省肿瘤医院
医院肝胆胰外科年肝癌手术量超过800例,特别擅长复杂位置肝癌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拥有西南地区配备呼吸门控系统的速锋刀治疗平台。其肝癌早筛体系创新性结合液体活检和影像组学技术,使早期诊断率提升至67.8%。科室建立的肝癌生物样本库收录了2000余例标本,支持开展循环肿瘤DNA甲基化检测等16项特色诊疗项目,相关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该院肝病中心独创的"扶正消癥"被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肝癌诊疗方案,临床数据显示可降低术后复发率12.3%。中心配备有射频消融系统、微波凝固治疗仪等现代设备,同步开展中药离子导入、穴位敷贴等特色治疗。研发的肝复康颗粒、消癥胶囊等6种院内制剂获得发明专利,其中解毒化瘀方联合TACE治疗中期肝癌的研究成果被欧洲肝病学会指南引用。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肿瘤科作为成都市医学重点学科,在肝癌介入治疗领域具有区域优势。科室配置有DSA复合手术室,年完成TACE、放射性粒子植入等介入手术1500余例。开展的载药微球栓塞技术使中晚期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至28.6个月,相关临床路径被纳入四川省肿瘤质控标准。医院建立的肝癌患者全程管理模式,实现了从早期筛查到晚期姑息治疗的全流程覆盖。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肝胆胰外科重点发展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肝切除术,微创手术占比达73.5%。科室创新应用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使微小肝癌病灶检出率提高25%。参与的肝癌免疫治疗多中心研究项目,证实PD-1抑制剂联合靶向药可使客观缓解率提升至40.2%。医院建立的肝癌数据库涵盖5000余例病例,支持开展预后预测模型构建等临床研究。
四川省人民医院
肝脏外科拥有西南地区数字化手术示教系统,常规开展解剖性肝段切除术、ALPPS等复杂术式。引进的术中超声导航系统可将切缘阳性率控制在3%以下。科室开展的肝癌新辅助治疗研究证实,转化治疗可使31.7%的初始不可切除患者获得手术机会。医院参与的肝癌早诊早治项目覆盖全省87个区县,累计筛查高危人群12万人次。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作为传染病专科医院,在乙肝相关肝癌防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肝病科建立的多维度抗病毒治疗方案,使乙肝患者肝癌年发生率降至0.8%。开展的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综合治疗技术,成功救治了300余例终末期肝病患者。中心牵头制定的肝癌合并HIV感染诊疗规范,被亚太肝病学会列为推荐方案。
这些医疗机构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形成了覆盖肝癌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患者在选择时可结合疾病分期、治疗需求及个人实际情况,通过医院官网、12320卫生等正规渠道获取诊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