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腔癌诊疗领域,广州多家三甲医院通过引进国际设备和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显著提升了早期诊断率和治果。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颌骨重建手术,广东省人民医院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口腔癌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应用荧光导航技术切除肿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口腔癌分子病理诊断平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则通过质子治疗技术降低放疗。这些技术创新使广州成为华南地区口腔癌诊疗的重要中心。
1.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该院口腔颌面外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年完成口腔癌手术量超过800例。配备数字化手术导航系统,实现肿瘤切除与功能性重建同步完成。5年生存率达到6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开展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技术,成功率维持在95%以上。
2.广东省人民医院
头颈外科中心拥有华南口腔癌多学科联合门诊,整合外科、放疗、化疗等9个专业团队。引进容积调强放疗系统,可将放疗误差控制在1mm以内。临床数据显示,中晚期患者综合治疗后3年无进展生存率提升至52%。
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口腔医疗中心配备激光共显微镜,实现活体组织无创检测。建立口腔癌生物样本库,储存病例标本超过2000份。采用内镜辅助下经口入路手术,使部分患者避免面部切口。近三年微创手术占比从35%提升至61%。
4.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下设口腔癌研究组,发现3个与癌变相关的分子标志物。临床开展光动力治疗早期口腔黏膜病变,完全缓解率达89%。住院患者平均等待手术时间缩短至4.7天,低于同级医院平均水平。
5.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放疗科拥有华南地区首台质子治疗设备,对腮腺区肿瘤的保护效果显著。临床试验显示,质子治疗使唾液腺功能保留率提高40%。头颈外科年手术量突破1200台,其中机器人手术占比达28%。建立口腔癌专病数据库,纳入病例信息超过85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