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西南地区首届“重庆天佑孤独症康复之星”回娘家联谊会暨“10米星空长卷”大型绘画活动即将开幕!
世.界上有一群孩子,他们对外界声音充耳不闻,对周围事物视而不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着,他们就是自闭症儿童,常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一、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类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性发育障碍,一般起病于3岁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心理发育障碍,严重影响娃娃正常上学、社会交往和生活质量。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发布的新孤独症患病筛查数据:每36名8岁儿童中就有1名患儿确诊孤独症,是20年前的4倍多。其中,男孩患病率约是女孩的4倍。超过1/3的孤独症儿童共患智力障碍。
中国残疾人普查报告数据显示,其中0-14岁儿童患者超过200万,且%未有效康复!以每年近20万的速度增长,孤独症已成为导致我国儿童精神残疾的首要疾病。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
二、什么原因引起的?
孤独症病因复杂,目前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是主要因素,占比高达80%~90%,但遗传因素是如何导致孩子患病,又是如何影响孩子行为的,现在仍不清楚。
研究发现,孤独症患儿存在小脑发育不良、脑干萎缩等中枢神经系统上的变化,或是体内神经递质功能紊乱、免疫系统异常等,这些虽然终作用机制不明,但都是导致孤独症的潜在生物性因素。
三、“5不”判断是否有自闭症?
一:不(少)看
目光接触异常。孤独症患儿早期即表现出对有意义的社交刺激的视觉注视缺乏或减少,对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视减少的状况。
二:不(少)应
幼儿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叫名反应不敏感!
三:不(少)指
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孤独症患儿可能早在12月龄时就表现出肢体动作的使用频率下降,如不会点头表示需要、摇头表示不要、有目的的指向、手势比划等。
四:不(少)语
多数孤独症患儿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现象,家长多关注的往往也是孩子的语言问题,对于语言发育延迟的儿童务必考虑孤独症的可能。
五:行为不当、刻板
孤独症患儿从12月龄起可能会出现对于物品的不恰当使用,包括旋转、排列以及对物品的持续视觉探索。比如将小汽车排成一排,旋转物品并持续注视等。言语的不当也应该注意,表现为正常语言出现言语的倒退,难以听懂、重复、无意义的语言,如以前会喊爸爸妈妈,后面不说了。
四、2025自闭症活动
积极响应中国残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号召,在2025世.界孤独症日即将来临之际,重庆天佑儿童医院作为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西南地区儿童康复新技术示范中心,积极承担西南地区自闭症儿童康复重任,特发起西南地区首届“重庆天佑康复之星”回娘家联谊会,暨“10米星空长卷”大型绘画活动,以医学为基,以爱心为桥,一起科普自闭症医学康复知识,为家庭搭建互助桥梁,让更多自闭症儿童能够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