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肺癌靶向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以达到临床,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效果。因此,在进行靶向治疗前需要完善基因检测,明确是否适合使用。
如果晚期肺癌的患者经过病理检查发现驱动基因突变,通常应用靶向药物治疗后可取得较好的,如针对EGFR-T790M突变、ALK重排等类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用的有吉非替尼片、盐酸埃克替尼胶囊、甲磺酸阿美替尼片、马来酸阿法替尼片等。此外,对于存在ROS1融合基因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也可以用到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这些情况下的晚期肺癌靶向治疗一般能够使肿瘤得到控制,甚至获得临床,此时患者的生存期与正常人的寿命无异。
但如果晚期肺癌患者并没有合适的基因突变类型,则不能通过靶向药物治疗,此时则不建议选择靶向治疗,可以选择化疗或免疫治疗的方式延长生命。临床上常用的一线化疗方案包括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吉西他滨联合卡铂等,二线及以上方案包括伊立替康联合卡铂、紫杉醇联合卡铂以及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卡铂等。另外还可以遵医嘱使用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药物进行免疫治疗,上述治疗方法在晚期肺癌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能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得到一定程度地延长。
虽然晚期肺癌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能延长生存时间,但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饮食及心理护理,并且定期复查,以便于及时了解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