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不明,推测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遗传因素:通过家系调查和对孪生子患病率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有轻微的家族聚集倾向和孪生子共同患病现象,30%~50%的单卵合子双胞胎患同类疾病,提示遗传因素在RA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RA患者有HLA-DR4共同的遗传基因,由DNA水平可以看出,所有与类风湿关节炎有关联的等位基因都分享一共同或相似的氨基酸序列(在第3高可变区),被称为“类风湿关节炎易感序列”。
②感染:曾被疑为本病的病因,有关提到过的病原体种类甚多,怀疑的易感因素有细菌(支原体、分枝杆菌、肠道细菌)、病毒(HTLV、逆转录病毒、疱疹病毒、E-B病毒、风疹病毒、小脱氧核糖核酸病毒)。但这些微生物都未能经常地被培养出来。用抗生素或手术清除感染病灶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和病程无直接影响。近年来有人认为,RA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
③内分泌因素:因为RA多发于女性,妊娠期间关节炎症常减轻,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缓解症状等,故认为内分泌因素与RA似有一定关系。
④体液免疫:70%~80%的患者类风湿因子(十)。
⑤诱发因素:受寒、受潮、劳累、营养不良、外伤、精神创伤可诱发本病。
RA在各地均有发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患病率平均在1%左右,我国患病率为0.32%~0.36%,以东北、华北地区居多,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2~3倍。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但以25~50岁为好发年龄,大部分在40~60岁确诊;40%~60%的RA(IV级)患者确诊后存活≤5年,寿命缩短1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