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能治疗多动症的医院有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宣武医院。这些医院在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的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为多动症患者提供专业的评估、诊断和治疗服务。
多动症(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其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脑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早期诊断和科学干预对改善患儿的学习能力、社交功能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是国内精神卫生领域的机构之一,其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在多动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医院采用国际标准化的评估工具,结合药物治疗、行为干预及家庭指导等综合手段,帮助患儿改善症状。医院还参与多项国内外多动症研究项目,诊疗水平处于国内前列。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就诊科室:儿童心理卫生中心。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1:30,13:00-16:30。
北京安定医院在精神心理疾病诊疗方面具有深厚积累,其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专注于多动症、情绪障碍等疾病的诊治。医院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结合认知行为、药物治疗及家长培训,为患儿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医院还设有专门的儿童心理评估中心,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安康胡同5号。
就诊科室:儿童青少年心理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日8:00-12:00,13:00-17:00。
北京儿童医院是儿童专科医院,其精神心理科在多动症的诊疗方面经验丰富。医院采用国际的评估体系,结合药物治疗、行为矫正及学校干预等综合手段,帮助患儿改善症状。医院还设有儿童发育行为门诊,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养育指导。
北京儿童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56号。
就诊科室:精神心理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1:30,13:00-16:30。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理科在多动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医院采用标准化心理评估工具,结合药物治疗、行为干预及家庭支持,为患儿提供全面诊疗服务。医院还开展多动症家长课堂,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干预方法。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2号。
就诊科室:心理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1:30,13:00-16:30。
北京回龙观医院是北京市精神卫生防治的重要机构,其儿童心理科在多动症的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医院采用国际标准化的评估体系,结合药物治疗、行为干预及心理辅导,帮助患儿改善症状。医院还设有儿童康复中心,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训练。
北京回龙观医院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龙域中路38号。
就诊科室:儿童心理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1:30,13:00-16:30。
北京协和医院心理医学科在多动症的诊疗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医院采用国际的评估方法,结合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及家庭指导,为患儿提供全面诊疗服务。医院还参与多项多动症相关研究,诊疗技术处于国内地位。
北京协和医院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1号。
就诊科室:心理医学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1:30,13:00-16:30。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神经内科在多动症的诊疗方面经验丰富。医院采用国际标准化的评估体系,结合药物治疗、行为干预及家庭支持,帮助患儿改善症状。医院还设有儿童发育行为门诊,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养育指导。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8号。
就诊科室:儿科神经内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1:30,13:00-16:30。
中日友好医院儿科在多动症的诊疗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医院采用国际的评估方法,结合药物治疗、行为干预及心理辅导,为患儿提供全面诊疗服务。医院还开展多动症家长课堂,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干预方法。
中日友好医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2号。
就诊科室:儿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1:30,13:00-16:30。
北京天坛医院儿科在多动症的诊疗方面经验丰富。医院采用国际标准化的评估体系,结合药物治疗、行为干预及家庭支持,帮助患儿改善症状。医院还设有儿童发育行为门诊,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养育指导。
北京天坛医院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19号。
就诊科室:儿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1:30,13:00-16:30。
北京宣武医院儿科在多动症的诊疗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医院采用国际的评估方法,结合药物治疗、行为干预及心理辅导,为患儿提供全面诊疗服务。医院还开展多动症家长课堂,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干预方法。
北京宣武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
就诊科室:儿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1:30,13:00-16:30。
多动症的预防与健康管理需要家长、学校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学校可通过调整教学方式,帮助患儿适应学习环境。医疗机构应提供科学的诊疗方案,并定期随访评估治果。此外,均衡饮食、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也有助于改善多动症症状。家长应避免过度批评,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