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坐月子,民间有很多的传统习俗,比如不能洗头,不能刷牙,不能刷牙……但其实很多坐月子习俗,在现在的医疗,以及生活条件是很没有必要,甚至是错误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哪些坐月子习俗,真的不用坚持。
1.不能洗头洗澡
产后需要排除恶露,这一般会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产后容易出汗,身上比平时更容易脏,此时如果不及时洗澡,反而容易滋生细菌并导致疾病。
以前有这样的习俗,是因为生活条件所限,怕产妇在洗头洗澡的时候受凉,但现在有浴霸、空调、热水器、电吹风,因此坐月子不能洗头洗澡的习俗,基本可以放弃了。
2.躺着不能动
现代的医学观点认为,坐月子期间适当活动有利于身体恢复。顺产的妈妈一般产后6-12小时,即可下床轻微活动,第二天即可在室内随意走动。
剖腹产的妈妈,在术后6小时内需要卧床休息,6小时后可在床上活动,如侧卧、翻身等,第二天可在床上坐起,或根据情况轻微地起床活动,这样可促进进肠蠕动,尽早排气。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建议在坐月子期间,要适当活动,但一定要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3.不能吹风
传统坐月子习俗认为,产妇身体虚弱,不能吹风,因此很多长辈,会要求产妇在坐月子时,穿长袖长裤睡衣、戴帽子、穿袜子,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也一样。
事实上,在很热的情况下,还捂得严严实实,产妇更容易出汗,更容易因为汗液和污垢滋生细菌,反而对健康不利。此外,房间门窗紧闭,空气无法流通,对产妇和宝宝的健康都是不好的。
4.不能吃水果
传统月子习俗认为,产妇不能吃生冷,而水果属于生冷食品,因此坐月子期间不能吃水果。
事实上,新妈妈产后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素,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是必须的,而且多吃蔬菜和水果,有利于促进肠胃蠕动,能够有效缓解产后便秘。
5.吃很多鸡蛋
因为鸡蛋营养丰富,所以坐月子一定要吃鸡蛋,有的产妇甚至一天要吃十几个鸡蛋,可以说是“淹没在鸡蛋堆里”了。
坐月子吃鸡蛋没有问题,但不能无节制地吃鸡蛋。鸡蛋确实营养丰富,但如果食用太多,容易造成蛋白质过剩,会加重肾脏负担。所以,坐月子吃鸡蛋正确的吃法是每天2-3个。
6.天天喝油腻下奶汤
油腻的下奶汤也是传统坐月子,必不可少的菜单,猪蹄汤、肥鸡汤、鲫鱼汤……产后不要急着喝下奶汤,产后应该尽早让宝宝吸吮乳房,让乳腺管的全部畅通利于产奶。
此外,喝过多油腻的汤并不能帮助产奶,反而容易加重肠胃负担,增加脂肪囤积。
济南艾玛妇产医院医生提醒到:对于新妈妈来说,坐月子是一个关键时期,新妈妈一定要做好身体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