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骨关节炎是常见的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发病率高,是一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加重的关节炎疾病,可是什么样的人群容易得骨关节炎的呢?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50岁以上人群中,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为50%,55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为80%,其中女性的发病率会远高于男性。
在临床上,骨关节炎的症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类。原发性骨关节炎系指随年龄老化而不和其他疾病相关的关节病变,这类可能与高龄、女性、肥胖、职业性过度使用等因素有关。而继发性骨关节炎则由损伤、劳损、炎症、遗传及内分泌等疾病所引起。
因组织细胞衰老等因素引起的骨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人,通常以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为表现形式。其病理过程主要是由于关节长期受力异常,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代谢能力减退,营养障碍,造成关节局部组织中炎性刺激因子和炎性介质增多,使关节出现滑膜组织增生,关节积液和软骨营养障碍,骨赘形成和软骨下骨质硬化等一系列OA的病理改变。
此外,肥胖和职业性劳累过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肥胖人群相较于正常体重人群来说,下肢关节的承重压力较大,容易引起体位、步态等的变化。肥胖患者为保持重心,很容易发生膝部内翻畸形,使膝关节两侧间隙负重不平衡,导致退行性病变。
有不少研究发现,代谢异常也会对关节造成一定的损伤。而在运动、出行等过程中,如果出现急性外伤,没有及时去医院治疗,也容易留下后遗症。并且,关节的慢性劳损、不正确运动方式带来的非急性伤,也会加大骨关节炎的风险。
综上所述,骨关节炎是一种极大发病率的疾病,肥胖和过度劳累都容易造成骨关节炎。因此,我们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适量体育锻炼,防止骨质疏松,学会保护关节,不要过度劳累,避免过高强度的运动等是有效预防骨关节炎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