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值常被用来判断是否患有痛风,有些人的尿酸值常年高达七八百,却没有痛风的症状。为什么?
1确实有一些患者尿酸高,但长期没有痛风发作。具体原因尚不完全清楚。部分原因是高尿酸血症并不能直接介导痛风的发病,而痛风发作更多的依赖于尿酸盐的结晶这一重要环节。结晶后,尿酸盐,即尿酸盐结晶,具有高度的炎症性。可诱导白细胞趋化,产生大量炎性介质,引起严重的红、肿、热、痛反应。因此,急性痛风形成。有些高尿酸血症长期不形成痛风发作,这可能与尿酸结晶过程有关。
2无痛风的高尿酸血症并不意味着无害。中国指南建议,尿酸大于480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或所有尿酸大于540但没有痛风发作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开始降尿酸治疗
首先,以尿酸升高为临床表现的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先决条件。然而,临床数据显示,痛风发生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比例不到20%,而大多数人没有。高尿酸只是痛风发作的基础,是痛风发作的必要条件,不是痛风发作的充要条件(即高尿酸不一定导致痛风,但得痛风一定是高尿酸)。因为痛风发作的实质是血液中尿酸的浓度超过血液的溶解度,以晶体形式沉淀在关节或软组织中,引起自然免疫系统的激活(免疫细胞吞噬尿酸盐晶体)。高尿酸血症可发展为痛风。
无论尿酸有多高,如果先天免疫系统不被激活,就不会有痛风发作。
尿酸的溶解度受几个因素的影响
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尿酸的溶解度越高,温度越低,尿酸的溶解度越低。因此,寒冷也是痛风发作的诱因,即虽然尿酸的浓度水平没有改变,但由于温度过低,尿酸的溶解度降低,不溶性尿酸被分离出来,引起痛风。
虽然人的体温相对恒定,但每个人的体温略有不同。有些人的基本体温较高,因此对他们来说,尿酸的溶解度较高。能耐受高尿酸,无痛风的尿酸浓度也较高。
第二个是pH值,pH值是pH值的指标。血pH值越高,血pH值越高。pH值越低,血液酸性越强。此时,尿酸的溶解度较低。这就是为什么医生会给痛风患者开碳酸氢钠片,主要用来碱化尿液。
体液的pH值在7.35到7.45之间,但即便如此,也有一个范围。有些人血液的pH值稍高,因此这一因素也使一些人能够耐受较高水平的尿酸。
综上所述,虽然有些人的尿酸水平很高,但由于他的体温、酸碱平衡等因素,他的尿酸能更好地溶解在血液中而不沉淀,因此,就不会有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