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癌症中医教你正确认识癌症
一、中医对癌症的认识1、病机基础关于癌症的病因病机,历来说法较多,但多不外乎内虚外邪。
痰、瘀、热、毒、虚等因素均与癌症有关,因此癌症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甚至可能在同一时间、同一机体内出现截然相反的病理现象。
而厥阴经为两阴交尽之经,具有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特点。
中医认为,癌症的临床症状特点正与厥阴病的特征不谋而合,进而认为癌症的病位在厥阴,病机基础在于“阴阳气不相顺接”。
2、病机转化关键专家认为,“癌”不是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人体的一种状态,体现的是人体内部、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
在“阴阳气不相顺接”的基础上,人体正气会逐渐亏耗,而癌毒也会因之而生。
但癌毒的产生与正气的亏耗并不是必然出现癌症。
当人体正气尚能遏制癌毒时,人体就不会出现癌变,若相反,癌变就会发生。
因此正气耗散与癌毒扩散趋势的互相转化、互相影响是癌症进展、肿瘤转移的重要原因。
3、病机的外在表现在“癌”这种状态下,人体就会呈现出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如气滞、血瘀、痰凝等,这些病理表现与癌毒一起耗伤正气,使正常的气血转化为“恶气”、“恶血”,终导致“癌瘤”的出现。
二、中医治疗癌症的关键点1、癌毒的根源铲除毒根即消除肿瘤,这是治疗癌症直接的手段。
2、人体内环境气滞、血瘀、痰凝等为肿瘤发病提供了土壤环境。
放疗、化疗之后,癌细胞的生长、扩散速度反而加快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正是由于放疗和化疗虽然在短时间内抑制了癌细胞的生长扩散,却也破坏了人体的内环境,反而更利于癌细胞的生长。
3、“种子”当正气耗散,不能制癌毒时,癌毒会逐渐扩散,在病态的人体内环境的帮助下,把正常的细胞转变为癌细胞,肿瘤就会扩散。
这个过程中,正常细胞就充当了癌变的“种子”。
4、人体的稳态维持人体稳态,正气可抵抗癌毒。
当稳态不能维持时,癌症就会发生。
现代医学治疗癌症,一般都是以铲除毒根为主,而对其他三个关键点的把握却不尽如人意,这也是癌症难除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有些癌症晚期患者,癌细胞扩散,西医已经束手无策时,采用中医却取得了奇迹般的呢?
正是因为中医从以上四个关键点同时入手,虽然其癌毒扩散难以尽除,但内环境的改善以及对正常细胞的扶持使得癌细胞不能继续扩散,加上正气的对抗作用,癌细胞就会逐渐减少乃至消失。
如何提高胃癌手术耐受性
胃癌是比较常见的消化道实体肿瘤,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手术的规范化是指胃癌手术原则的具体化,是指根据病人不同的分期、术前状态、术中情况甚至不同的医院条件和医生水平来选择佳的手术治疗方案。如何提高胃癌患者手术的耐受性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1)纠正和维持水电解质以及类胶质的平衡
人体由60%的水和40%的固体物质组成,对消化道梗阻或摄食困难,呕吐频繁的病人,其水和电解质失衡的纠正更为重要。血浆中电解质的含量往往会提示患者体内各种电解质的缺失情况,因此正确的补给方法应根据血浆的检查结果确定电解质的投给比例。
(2)改善营养
胃癌病人由于摄取不足(梗阻)、消化吸收利用障碍(胃肠肝功能不全)、异常丧失(出血)、异常消耗等因素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障碍(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可导致浮肿、胃肠运动障碍、伤口愈合延缓、吻合口瘘、抵御感染力减弱、休克等,术前必须纠正。所谓低蛋白血症即血浆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以下,衰竭和脱水患者,因血液浓缩其血浆蛋白浓度往往正常,红细胞总数也不减少,因此为正确掌握血浆蛋白的情况,必须充分补液,使其日尿量维持在1200~1500ml的情况下进行测定。通常胃肠道手术的低界限为血浆蛋白6.0g/dl、血红蛋白85g/L以上。正常休息状态下,成人每日需补给能量1500千卡。人体内正常蛋白质代谢只有在适量碳水化合物供应下才能进行,因此同时补充足够的能量和水分是不容忽视的。此外尚需补充适量的维生素C和多种B族维生素。
(3)纠正贫血和抗感染
进展期胃癌甚或部分早期胃癌病例均有程度不同的隐性失血。对贫血较为明显的病例术前应纠正其贫血状态。恶性肿瘤病人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其抗感染能力弱,特别是体内先前有慢性感染灶的病例,术前抗生素治疗更显得十分必要。
对于胃癌施行规范的性切除术后,远期生存率已达90%以上,因而对外科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手术性的同时,应更加注重保留胃的生理功能,即在巩固、提高生存率和外科率的前提下,应普及微创性手术,将进一步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北京治疗肿瘤哪里比较好
对于早期肿瘤患者来说,应该尽快接受治疗,其治疗目的是癌症,这时应该选择外科特长的医院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因为对于早期癌症,手术的性比较高,术前术后都有严格要求,所以患者应该谨慎选择就诊的医院,可以选择诊治实力较强的肿瘤专科医院或者具备肿瘤规范治疗能力的三甲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