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的本质是一种过敏性的血管炎症,可引起皮肤、关节、内脏器官等多部位的病变,绝大部分病例可伴有肾脏受累,即过敏性紫癜肾炎,是儿科全身性疾患累及肾脏的常见原因之一。过敏性紫癜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肾脏是否受累及其程度,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以确保患儿及其家属坚持长期的随访、正规的治疗。
患儿发病前常有感染或特殊食物、药物的接触史,不久出现皮疹、腹痛或关节痛的症状,部分患儿出现血尿、蛋白尿提示肾脏受累。绝大多数患儿以紫癜样皮疹为首发症状,典型表现为大小不等、略高于皮面的紫癜,压之不褪色,多对称分布于双下肢;但是部分不典型病例以反复发作的腹痛为首发症状,在皮疹出现前明确诊断有一定困难,易被误诊为外科急腹症,应提高警惕。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过敏性紫癜并不困难,部分伴有肾脏受累的患儿需要做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指导治疗。过敏性紫癜需要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两者的皮疹有相似之处,但后者伴有血小板减少容易将二者区分。此外,过敏性紫癜还需要与其他的可伴有多系统受累的免疫疾病相区分,此时血清免疫学检查包括一些自身抗体的检测有重要意义。
过敏性紫癜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应尽可能寻找出可能的过敏源,并加以去除,胃肠症状可对症解痉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缓解关节和胃肠症状有一定帮助,可短期应用。
过敏性紫癜的预后与肾脏病变的程度有很大关联,因此,应特别重视早期发现过敏性紫癜时的肾脏损害,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首先,患儿在患过敏性紫癜后应坚持长期的随访,主要为定期检测尿常规。肾脏受累多发生于起病后的一个月内,可表现为轻重不等的血尿、蛋白尿,部分病例可表现为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其次,临床医生应根据症状和/或肾脏病理的不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轻者口服中药即可,重者则需要给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
大部分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患儿预后较好,部分原因是近年来对其认识的提高,诊断治疗水平的进步。患儿及其家属坚持长期随访、正规治疗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患儿预后的好坏。
老年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并新月体性肾炎
近日,南山医院肾内科成功诊治一例老年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并急进性肾炎(新月体性肾炎)的患者,患者目前恢复良好,好转出院。
该患者为77老年男性,因“咯血3天”入住我院急诊ICU。入院后患者仍咯血不止,每天约20-30ml;血肌酐持续升高;血常规显示中度贫血;胸片显示:双下肺支扩合并感染;胸部CT:1.双肺多发支气管及细支气管扩张,部分灶周少许炎症或肺泡积血,左肺多发纤维钙化灶,双肺多发肺大疱;2.右肺下叶背段占位性病变不除外。患者14年前曾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急诊ICU予抗感染及止血等处理,患者症状无缓解,血肌酐仍进行性升高,遂转至肾内科进一步诊治。肾内科进一步检查发现,血管炎抗体谱显示MPO-ANCA阳性;电子胃镜显示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疡;肾功能示血肌酐升高至613umol/L,咯血持续存在,并出现尿少、双下肢水肿加重。肾内科进行全科讨论,考虑系统系血管炎可能性大,该患者年龄77岁,合并咯血及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性溃疡,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为明确诊断以及制定佳治疗方案,在超声科李加平主任的支持下肾内科为该老年患者进行肾穿刺活检术(我院行肾活检患者中年龄大的),肾脏病理报告:ANCA相关性血管炎性肾损伤(III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肾内科制定了甲强龙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强力护胃等治疗,给予甲强龙冲击治疗的次日患者咯血即停止,血肌酐逐步降至383umol/L,尿量增多,下肢水肿逐渐减轻,病情稳定给予出院。随诊1月余,患者血肌酐逐渐将至252ummol/L,尿量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polyangiitis,MPA),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老年男性,是一种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主要侵犯小血管,免疫病理特征是血管壁无或只有少量免疫复合物沉积,可侵犯全身多个器官,如肾、肺、眼、皮肤、关节、肌肉、消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等,临床上以坏死性肾小球肾炎为突出表现,目前国际上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如没有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预后不良。该患者突出表现为肺毛细血管炎(咯血)及急进性肾炎(新月体型肾小球肾炎),并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性溃疡,治疗难度很大,并发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很高。我们通过及时肾活检完善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及时给予激素、环磷酰胺以及强力护胃等治疗,快速缓解病情的进展,达到良好的治果。我们将对该患者进行长期的追踪、随访。
荆州肾病去哪个医院
如果想找看肾病好一点的医院,建议可以去三甲医院,里面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都是比较和完善的,而且医生的专业度也很高,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而且你这种已经到了做透析的程度,可能已经是肾衰竭了,更需要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