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障碍与心身疾病存在一种双向病程的关系,失眠障碍可能是躯体疾病发生的诱发因素,同时躯体疾病会加重失眠障碍。如何应对睡眠障碍是很多患者,甚至肿瘤患者和家属的必修课。
面对睡眠障碍,有哪些危害我们必须警惕?可以使用哪些方法来进行预防与缓解?为了让大家对睡眠障碍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肖瘤医生邀请到广西名中医经方专家黄适主任给大家分享关睡眠障碍及引发相关疾病管理的有关内容。
小看失眠,大病来找
你是不是经常熬夜,或者早上起不来,或者晚上睡不着呢?你是不是觉得睡眠不足只会让你感到困倦、头疼、心烦呢?如果你这样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Z新的科学研究发现,长期睡不够6小时,不仅会影响你的身心健康,还会增加你患病的风险!
1.心血管疾病
失眠障碍直接影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心血管疾病合并失眠障碍的患者更易伴发焦虑与抑郁。而焦虑、抑郁又进一步加重失眠障碍及心血管疾病,形成恶性循环。
◈注意:长期失眠的患者更易引起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
2.内分泌疾病
一方面,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失眠。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会影响睡眠质量;此外,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也与失眠有关。
另一方面,失眠也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长期失眠会导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增加催化剂激素的分泌,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激素的过度分泌可能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
◈注意:失眠和内分泌失调并非一定相互关联。失眠、内分泌失调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消化系统疾病
失眠障碍与胃食管反流病、炎症性肠病及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系统器质性及功能性疾病存在一定联系,其相互影响机制尚不明确,其中肠-脑轴在免疫活性、肠道通透性以及相关的内分泌信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注意:《黄帝内经》中有句话叫“胃不和则卧不安”,一些胃肠道疾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所以治疗失眠时,Z好也要兼顾治疗肠胃疾病。
4.呼吸系统疾病
尤其是重症哮喘患者失眠障碍发生率显著增加;哮喘患者的总睡眠时间较无哮喘者缩短。睡眠中断越多、质量越差、失眠指数越高的患者,哮喘控制程度越差。
5.恶性肿瘤
《2020中国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白皮书》显示,高达70.1%的癌症患者饱受睡眠障碍折磨。失眠障碍明显降低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并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提缩短肿瘤患者的生存期。
◈注意:肿瘤本身生物学特性、疾病分期、化疗药物、放疗剂量等因素均会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因此,肿瘤患者失眠障碍的预防与改善十分重要。
失眠是困扰现代人的常见病,或因抑郁,或因焦虑,或其它疾病继发。西医治疗虽有效,但往往也有一定的依赖性、抗药性,很多病人对此比较担心,从而寻求中医治疗。
中医“对证下药”治失眠
中医治疗失眠强调治本调元,即从根本上调整人体的生理平衡,使阴阳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恢复正常,这与西医的镇静、安神治疗方法截然不同。而且中医治疗失眠有着独特的优势,它通过辨证论治,找到失眠的根本原因,从而进行治疗。
黄适主任指出,失眠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压力过大,内伤心脾
过多压力大,伤及心脾。心脾不足,造成营血亏虚,以致心神失养,导致失眠。
2、阳不交阴,心肾不交
多由久病伤阴,或房事不节,或烦恼多,情绪不佳,或外感热病,心火独亢等因素导致心肾阴阳失调,阳不交阴,心阳、心火偏亢,心神不宁,而导致失眠。
3、阴虚火旺,肝阳扰动
情绪所伤,肝郁不舒,郁而化火,火性上炎,或阴虚阳亢,扰动心神以致失眠。
4、心虚胆怯,心神不宁
平素体弱,心胆虚怯,或受到惊吓,精神紧张,善惊易怒,终日不安,渐至心胆虚怯而导致失眠。
5、胃气不和,夜卧不安
饮食不节,肠胃受伤,痰热上扰,胃气不和而致失眠。
黄适主任表示:在治疗方面,中医重在辨虚实,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基本原则:实证宜清心泻火,清火化痰,清肝泻热;虚证宜补益心脾,滋阴降火,益气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