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即丙型病毒性肝炎,是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症状表现包括肝脏不适症状、胃肠道不适症状、乏力和黄疸等,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1、肝脏不适症状:大多数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早期症状,是以肝脏不适为主,如乏力、厌食油腻、肝区疼痛、腹胀等。患者的不适症状可出现在肝病前期,也可发生在肝病期,如果出现肝功能异常,则会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
2、胃肠道不适症状:由于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会对肝脏、胃肠道产生一定的损伤,因此患者早期可有食欲不振的表现。如果患者的胃肠道不适症状较严重,则会出现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甚至会出现消化道出血;
3、乏力和黄疸:患者感染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后,会导致肝脏损伤,导致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障碍,从而引起血清胆红素升高。因此,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早期可出现乏力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可逐渐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等,病情严重时,还会伴有尿色深黄、皮肤瘙痒、浓茶色尿等表现;
4、其他: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急性期还可出现发热、畏寒、右上腹不适、肝大伴压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蜘蛛痣及肝掌,以及脾大、蜘蛛痣、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等症状。
如果发现自身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与人共用毛巾、牙刷等,以免导致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