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北京天使儿童医院专家带你认识儿童抽动症
如果留意,您可能会发现有的孩子会不自觉地挤眉弄眼、摇头耸肩,或总是吸鼻清喉、发出怪声,甚至会说污言秽语。这些孩子是故意的吗?他们怎么了?
其实除了故意的成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抽动症的症状表现。
01、什么是抽动障碍呢?
抽动障碍是一种典型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一种突然、快速、不自主的、重复的动作或发声行为。抽动症状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主要表现为频繁用劲眨眼、皱眉、耸鼻、咧嘴、噘嘴、努嘴、咬唇、伸舌、面部抽动、扭头、摇头、伸脖、耸肩、肢体躯干抖动、甩手、跺脚等;发声性抽动主要表现为口鼻、咽喉及呼吸肌群的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而发声,如擤鼻、清嗓、干咳样声音,因此,一些患儿可能会被误诊为咽喉炎、鼻炎。
02、为什么会得抽动症呢?
抽动症的发病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综合原因所致。发病率近几年逐渐增高,而且出现精神心理损害和其他行为障碍的比例增加,给儿童心身健康带来严重伤害,也给其自尊、家庭生活、社交、学习或工作带来困难或问题。具体而言。不但给儿童学业造成严重阻碍,而且会影响个性的发展,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但会影响人际交往,使产生自卑感、社会退缩、品行纪律等问题,还有可能会引起强迫症以及一些多动障碍,故当发现疑似出现抽动表现时建议及时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03、怎么诊断抽动症呢?
抽动障碍的诊断主要采用临床描述性诊断方法,鉴别诊断需要借助一些辅助检查包括脑电图、神经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严重程度可以通过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进行评估。
04、抽动障碍如何治疗呢?
总体而言,抽动障碍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抽动症状的严重程度,有些患儿症状轻微,病程短,可先行或仅予医学教育和心理支持,适当给予观察等待期,并定期随访。对于中重度的患儿,行为治疗可与药物治疗并重。
心理治疗:抽动障碍患儿的精神心理治疗是相当重要的,主要是支持和帮助患儿消除心理困扰。精神心理治疗往往需要医生、家庭和学校三方面充分合作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行为治疗:抽动障碍的行为治疗包括正性强化、放松训练、习惯逆转训练、认知行为治疗等。
药物治疗:对于影响到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活动的中至重度抽动障碍患儿,单纯心理行为效果不佳时,需要加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要有一定的疗程,适当的剂量,不宜过早换药或停药。
家长朋友应该正确认识疾病并正确对待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加重症状的一些因素,比如疲劳、焦虑、惊吓、兴奋、睡眠不足、伴发感染、被人提醒等;相反,放松、情绪稳定是很有助于症状减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