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表现为胃部不适、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严重时可能伴随贫血或消瘦。这种胃炎的发生与长期胃黏膜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因素等有关,需及时就医并对症治疗。
1、胃部不适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症状。患者常感到上腹部隐痛或胀痛,尤其在进食后加重。疼痛可能是由于胃黏膜受损,胃酸分泌异常或胃动力紊乱导致。治疗上,可选用抗酸药物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或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胶体果胶铋,减轻胃酸对黏膜的刺激。
2、消化不良是另一典型表现。患者可能出现早饱、嗳气、恶心或呕吐,这与胃酸分泌减少、消化酶不足有关。饮食上建议少食多餐,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可适量补充益生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帮助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必要时可服用助消化药物如多酶片、胃蛋白酶。
3、食欲减退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长期后果。由于胃功能下降,患者常感到食欲不振,可能导致营养不良。饮食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如瘦肉、鱼类、蛋类和新鲜蔬菜。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12、铁剂,预防贫血。若症状严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4、贫血和消瘦是病情加重的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导致胃酸分泌不足,影响铁和维生素B12的吸收,进而引发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上需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或注射维生素B12。同时,注意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菠菜。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典型症状多样,包括胃部不适、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严重时可能伴随贫血或消瘦。及时就医并结合药物治疗、饮食调整是改善病情的关键。患者应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情变化,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对于长期症状不缓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