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李女士(化姓)备受夜间眩光困扰,近日在湖北爱尔眼科医院,她通过接受“全光塑”近视矫正手术,解除了困扰。
李女士近视500度,散光300度,作为一名高中老师,夜间批改作业、备课是她的日常,但长时间用眼让她常常感到眼部不适,而且每晚开车回家,夜间眩光问题也给她带来了严重困扰。看到身边不少朋友通过手术成功摘镜,李女士也动了心,于是她来到湖北爱尔眼科医院屈光专科就诊。
王奇峰副主任医师为患者检查
经详细检查,李女士的近视500度、散光300度,且瞳孔较大,尤其在暗光环境下更为明显。屈光专科副主任医师王奇峰表示,李女士的眼部情况欠佳,这不仅增加了屈光手术的难度,还容易在术后产生眩光、光晕等问题,进而影响夜间视力。
针对李女士的特殊情况,王奇峰副主任医师为她量身定制了“全光塑”个性化飞秒近视矫正手术方案。通过Sightmap特殊检查设备,全面捕捉李女士全眼光学系统的各项参数,包括全眼像差、角膜形态、晶状体及眼轴等。运用光迹追踪技术,为她构建出精确的3D眼模型,涵盖晶状体、眼轴长度、前房深度、虹膜纹理、全眼像差等多项指标。基于这个个性化3D眼模型,采用Raytracing技术进行光线追踪迭代计算,持续调整角膜形态,确保进入眼内的光线准确聚焦于眼底视网膜黄斑中心,同时考虑不同激光切削角度的能量损耗及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等多重因素。
术后第二天,李女士的视力就恢复至1.2。3月25日,术后一周复查时,李女士的视力提升至1.5。更令她惊喜的是,以往困扰她的夜间眩光的问题也得到了改善。
王奇峰介绍,每个人的眼球都会有不规则差异,传统的角膜激光只考虑角膜的差异数据进行激光切削,而全光塑近视手术是全面采集并分析患者的角膜、晶体、眼轴、像差等各方面数据,为患者量身定制更优的手术方案,基于全眼数据和智能算法,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极目新闻通讯员裴霓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