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结肠癌诊疗领域,广东多家三甲医院已形成特色鲜明的技术优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率先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结肠癌术,年手术量超800例。广东省人民医院创新应用荧光导航技术,实现微小病灶切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5年生存率达68.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建立分子病理检测平台,可筛查12种靶向治疗位点。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首创"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技术,使患者创伤减少40%。这些医疗机构的持续创新推动着结肠癌诊疗水平不断提升。
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拥有国内结直肠癌单病种数据库,累计病例数突破2万例。开展机器人手术比例达35%,建立了个体化新辅助治疗方案选择系统。2023年引进第四代达芬奇Xi系统,实现3D高清手术视野。
2.广东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年手术量1200余例,其中腹腔镜手术占比82%。自主研发的智能吻合器使手术时间缩短30分钟。设立华南地区遗传性肠癌筛查门诊,已发现Lynch综合征患者217例。
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建立从筛查到康复的全流程管理体系,早期诊断率提升至41%。拥有64排能谱CT和3.0T磁共振设备,可检测1mm以下转移灶。开展循环肿瘤DNA监测技术,准确率91.3%。
4.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配备PET-CT和放射性粒子植入系统,对晚期患者实施放疗。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27项,靶向药物可及性居全省前列。日间化疗病房年接诊量突破5000人次。
5.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胃肠肛门专科连续5年复旦排名全国前十。首创的NOSES术式减少传统手术切口3-4个。设立造口护理门诊,并发症发生率降至3.8%。拥有国内大的肠道菌群移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