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肺部肿瘤的诊疗技术不断进步,广州多家医院在医疗、微创手术及综合治疗方面取得显著突破。以下五家医院在肺部肿瘤领域具备较强实力:
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该院胸外科和肿瘤内科在肺癌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方面处于国内水平,拥有华南地区肺癌多学科诊疗(MDT)中心,年手术量超3000例。
2.广东省人民医院
肺科以胸腔镜微创手术和射频消融技术见长,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5年生存率数据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依托单位,钟南山院士团队主导的肺癌早筛项目覆盖高危人群,EBUS-TBNA等诊断技术应用成熟。
4.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肿瘤科拥有PET-MR、质子治疗系统等高端设备,针对晚期肺癌的个体化化疗方案显著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5.广州市胸科医院
结核与肺癌联合诊疗特色突出,经皮肺穿刺活检准确率达95%以上,耐药基因检测技术获省级科研奖项。
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作为国家癌症中心南方分中心,该院肺癌手术量连续十年居华南。2023年新数据显示,Ⅰ期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达92%,高于全国均值15个百分点。分子病理检测平台可筛查EGFR/ALK/ROS1等9种驱动基因突变,靶向药物临床试验数量居全国前三。
2.广东省人民医院
胸外科年完成胸腔镜肺癌术1800余例,单孔手术占比超65%。自主研发的"三维重建导航系统"将亚肺叶切除度提升至0.2mm误差范围。2022年牵头制定《中国肺癌微创诊疗专家共识》,相关技术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呼吸病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撑下,首创"血浆游离DNA甲基化肺癌早诊模型",灵敏度达85.3%。国际首创的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使周围型肺癌活检阳性率从40%提升至82%。2021-2023年共发表肺癌领域SCI论文47篇,影响因子总和超300分。
4.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肿瘤科配备华南首台TOMO放射治疗系统,对晚期肺癌脑转移病灶的局部控制率达79.8%。牵头开展"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全国多中心研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4.3个月。2023年肺癌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疼痛控制达标率为91.6%。
5.广州市胸科医院
结核合并肺癌诊疗中心累计收治疑难病例2300余例,建立全球大的结核相关性肺癌生物样本库。首创"抗结核-化疗序贯",将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降低至12.7%。2022年引进AI辅助阅片系统,磨玻璃结节良恶性判别准确率提升至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