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喉癌诊疗领域,广州多家三甲医院通过引进设备和技术不断提升治疗水平。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开展喉癌微创手术比例达65%,5年生存率华南地区。广东省人民医院采用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完成复杂喉部肿瘤切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年手术量超过400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喉功能保全手术技术成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喉癌术后修复重建。这些医疗机构通过技术创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该中心头颈外科年完成喉癌手术800余例,拥有华南地区喉癌专病数据库。开展经口激光显微手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等微创技术,早期喉癌微创治疗占比达72%。放疗科配备螺旋断层放疗系统,精确度达亚毫米级。参与制定国家喉癌诊疗规范,临床研究成果发表在JCO等国际期刊。
2.广东省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开展保留喉功能的CO2激光手术,声门型喉癌5年生存率达85%。引进华南首台Flex机器人系统,实现经口入路肿瘤切除。放疗中心拥有6台直线加速器,开展容积调强放疗技术。近三年承担喉癌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获发明专利3项。
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头颈肿瘤科建立喉癌多学科诊疗团队,包含外科、放疗、病理等8个专业组。开展游离皮瓣移植喉重建手术,术后发音恢复率91%。质子治疗中心2022年投入使用,已治疗局部晚期喉癌患者126例。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项目4项,发表SCI论文28篇。
4.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耳鼻咽喉科医院开展喉垂直部分切除术20年,累计病例超2000例。创新应用窄带成像技术早期诊断喉癌,检出率提升至96%。放疗科配备MR-linac系统,实现影像引导放疗。近五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2项,制定喉癌日间手术标准流程。
5.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耳鼻咽喉科医院开展3D打印钛合金喉支架植入术,重建成功率94%。拥有华南大规模的嗓音功能评估实验室。放疗科开展自适应放疗技术,误差控制在1mm以内。2021-2023年牵头国家喉癌诊疗质量控制标准制定工作,发表指南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