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肝肿瘤治疗领域,广州多家医院通过引进医疗技术和创新诊疗方案,显著提升了治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开展肝切除术,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手术度达到国内水平。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将射频消融与靶向治疗相结合。广东省人民医院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复杂肝肿瘤切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在肝癌免疫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为高龄患者提供微创选择。这些医院通过技术创新,为肝肿瘤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肝胆外科年手术量超过800例,其中复杂肝癌手术占比35%。开展腹腔镜肝切除术、ALPPS手术等前沿技术,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48.2%。拥有64排CT、3.0T磁共振等设备,可实现术前评估。参与国家"十三五"肝癌重点专项研究,发表SCI论文26篇。
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肝癌诊疗中心配备射频消融仪6台,年完成消融治疗420例。建立肝癌MDT团队,包含肝胆外科、介入科等8个专科。开展TACE联合靶向治疗,中位生存期延长至28个月。拥有独立的细胞治疗实验室,开展CAR-T细胞治疗临床试验。
3.广东省人民医院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肝肿瘤切除152例,出血量控制在200ml以内。肝移植中心完成活体肝移植86例,1年存活率91.3%。开展术中超声导航技术,微小病灶检出率提升至92%。参与制定《中国肝癌诊疗规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肿瘤内科开展PD-1抑制剂临床试验,客观缓解率31.4%。放射治疗科配备TOMO刀,放疗误差小于1mm。建立肝癌生物样本库,保存标本2.3万份。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8项,研发肝癌诊断试剂盒3种。
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介入科开展微波消融治疗,单次消融成功率89.7%。超声科配备弹性成像设备,肝硬化诊断准确率95.2%。呼吸介入团队创新经支气管镜肝肿瘤活检技术。近五年完成肝癌相关临床研究12项,获发明专利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