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口腔癌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广州多家三甲医院在口腔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术后康复方面形成了特色优势。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均设有口腔颌面外科专科,配备数字化导航系统、显微外科等设备,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这些医院在口腔癌术、功能性重建、靶向治疗等领域处于国内水平,5年生存率接近国际水平。
1.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年开展口腔癌手术超800例。拥有术中神经监测系统及3D打印修复技术,首创"切除-即刻重建"一体化手术模式。牵头制定国内首部《口腔癌诊疗指南》,近三年承担课题12项。
2.广东省人民医院
头颈肿瘤科配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开展经口机器人手术(TORS)治疗早期口咽癌。建立分子病理检测平台,可实现EGFR、PD-L1等靶点检测。2022年口腔癌微创手术占比达65%,住院天数缩短至7.2天。
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口腔医疗中心拥有广东省口腔癌专病数据库,收录病例逾2000例。开展荧光导航辅助切除术,肿瘤边界识别准确率达96%。近五年发表SCI论文47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4.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颌面外科首创"三线八区"解剖学切除法,降低术后复发率至8.3%。配置256排能谱CT和PET-CT,实现亚临床病灶定位。与MD安德森癌症中心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CAR-T细胞治疗临床试验。
5.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口腔科引进德国徕卡手术显微镜系统,完成穿支皮瓣修复手术300余例。建立日间手术中心,早期口腔癌患者24小时出院率达82%。参与国家"十三五"口腔癌早筛项目,开发AI辅助诊断系统准确率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