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肺癌诊疗领域,广州多家三甲医院通过引进医疗设备和技术手段不断提升诊疗水平。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和广州市胸科医院均建立了多学科协作的肺癌诊疗中心。这些医院配备了PET-CT、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高端设备,并开展基因检测指导下的治疗。近年来,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新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该中心拥有华南地区规模大的肿瘤专科病房,年肺癌手术量超过2000例。胸外科开展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微创手术占比达85%。分子病理诊断平台可检测EGFR、ALK等12种肺癌驱动基因。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项目32项,提供新靶向药物治疗方案。
2.广东省人民医院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牵头单位,设立肺癌早筛门诊。低剂量螺旋CT筛查项目累计检测10万人次,早期肺癌检出率提升至78%。呼吸介入科开展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对肺小结节诊断准确率达92%。建有华南肺癌液态活检实验室。
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钟南山院士团队所在单位,开展肺癌全病程管理。胸外科年手术量1500例,其中复杂中央型肺癌手术成功率98%。拥有国内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PD-1抑制剂等6种新药。日间化疗病房年接诊量突破8000人次。
4.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华南地区早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肺癌手术,累计完成500例。肿瘤科建立肺癌分子分型数据库,覆盖2万例病例。放疗科配备TOMO螺旋断层放疗系统,立体定向放疗5年生存率61%。参与制定国家卫健委肺癌诊疗规范。
5.广州市胸科医院
广东省结核病与肺癌专病联盟主席单位,擅长结核与肺癌鉴别诊断。内科胸腔镜年操作量400例,确诊率95%。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收治晚期肺癌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抢救成功率89%。开展冷冻消融治疗不能手术的周围型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