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乳腺癌诊疗领域,广州多家三甲医院通过引进国际设备和技术实现了诊疗突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率先开展术中放疗技术,广东省人民医院应用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指导靶向治疗,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建立乳腺肿瘤多学科联合门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展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疗,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则专注于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生育力保护技术。这些医疗机构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该中心乳腺科年手术量超过2500例,拥有华南地区术中放疗系统。2021年开展保乳手术占比达42%,五年生存率数据达到91.2%。自主研发的"乳腺癌智能影像诊断系统"获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
2.广东省人民医院
乳腺外科配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年完成乳腺癌手术1800余例。建立乳腺癌基因检测中心,可开展21基因、70基因等检测项目。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27项,其中9项为牵头单位。
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乳腺中心拥有3.0T磁共振引导的穿刺活检系统,早期乳腺癌检出率提升至92%。开展腔镜乳腺癌手术技术,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中90%实现无引流管手术。日间手术占比达到65%。
4.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科配备PET-CT/MRI一体化定位系统,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疗技术应用率达38%。建立乳腺癌放疗剂量计算模型,将心脏受照剂量降低至5Gy以下。参与制定国家卫健委《乳腺癌诊疗规范》。
5.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乳腺外科重点开展35岁以下乳腺癌诊疗,年接诊年轻患者超600例。生育力保存技术包括卵巢组织冷冻和胚胎冷冻,已完成83例。建立青少年乳腺癌专病数据库,收录病例数居全国前列。
6.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乳腺外科开展乳腺癌术后一期重建手术,年完成DIEP皮瓣重建术152例。拥有数字化乳腺导管镜检查系统,乳头溢液确诊率提升至89%。牵头制定《中国乳腺癌术后重建专家共识》。
7.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乳腺肿瘤中心配备全数字化乳腺钼靶立体定位系统,开展真空辅助活检技术。建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预测模型,准确率达85.7%。日间化疗病房年服务患者超4000人次。
8.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乳腺外科应用荧光导航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检出率达98.2%。开展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综合防治体系,严重水肿发生率降至3%以下。参与国家癌症中心乳腺癌筛查项目。
9.广东省中医院
乳腺专科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研发"乳积方"等院内制剂。建立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方案。针灸改善化疗研究获省科技进步奖。
1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乳腺外科重点研究三阴性乳腺癌,建立PDX动物模型库。开展循环肿瘤DNA监测技术,用于评估和复发预测。参与国家"十三五"乳腺癌重大专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