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治疗领域,广州多家三甲医院通过引进国际设备和技术不断提升诊疗水平。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拥有华南地区质子治疗系统,年收治肿瘤患者超过10万例。广东省人民医院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完成复杂肿瘤手术,5年生存率处于国内水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3D打印技术辅助放疗,肺癌治疗提升至78%。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疑难病例会诊准确率达92%。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应用第四代免疫治疗技术,晚期肿瘤控制率提高35%。
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国家肿瘤学重点学科,开展157项国际前沿临床试验。拥有PET-MR、TOMO等23台大型设备,鼻咽癌治疗5年生存率82.3%。自主研发的"无创早筛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广东省人民医院
肿瘤科年手术量超6500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量连续5年华南第一。建立个性化用药基因检测平台,覆盖98种靶向药物。乳腺癌保乳手术比例达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牵头单位,肺癌诊疗形成特色。胸腔镜手术占比83%,微创治疗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91.2%。开展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等12项新技术。
4.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华南大肿瘤综合治疗中心,设28个亚专科。质子治疗中心年治疗量400例,儿童肿瘤率提升40%。建立全国肿瘤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
5.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肿瘤免疫治疗重点实验室开展CAR-T等23项新技术。日间化疗病房年服务1.2万人次,平均住院日缩短至3.5天。胃肠肿瘤腹腔镜手术占比达75%。
这些医院在设备配置、技术创新和临床数据方面均达到国内水平,形成各自优势特色。患者可根据具体病种和治疗需求选择相应医疗机构,获取规范化的肿瘤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