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乳腺癌诊疗领域,广州多家三甲医院通过引进国际设备和技术,不断提升治疗水平。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率先开展乳腺癌保乳手术和乳房重建技术,年手术量超过2000例。广东省人民医院建立了乳腺癌多学科诊疗团队,将微创手术比例提升至6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开展乳腺癌靶向治疗,五年生存率达到89%。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应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早期乳腺癌检出率提高3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使局部晚期患者手术切除率提升至85%。
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该中心乳腺癌单病种年手术量居华南,拥有国内乳腺癌分子分型检测平台。2023年开展乳房重建手术412例,保乳手术占比达58%。引进术中放疗系统,将早期乳腺癌放疗周期从6周缩短至1次。
2.广东省人民医院
乳腺科配备3.0T磁共振引导穿刺系统,穿刺准确率98.7%。开展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上肢水肿发生率降至3.2%。建立乳腺癌日间化疗中心,单次化疗时间压缩至4小时。
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拥有华南地区规模大的乳腺癌生物样本库,储存样本超2万份。开展循环肿瘤DNA监测技术,使复发监测灵敏度提升至0.01%。2023年完成乳腺癌靶向治疗1865例次。
4.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应用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年完成乳腺癌机器人手术217台。建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心,针对局部复发灶控制率达91.3%。开展乳腺导管内视镜技术,实现微小病灶定位。
5.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乳腺外科配备超声引导微波消融系统,年完成不可触及病灶消融术153例。建立乳腺癌生育力保存中心,为年轻患者提供卵子冷冻服务。开展新辅助治疗响应性监测技术,病理完全缓解率提升12%。
这些医院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将广州乳腺癌诊疗水平推向新高度。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建立乳腺MRI弹性成像技术,纤维腺瘤鉴别准确率达96%。广东省人民医院开展术中快速病理检测,使二次手术率降至1.8%。南方医院应用人工智能辅助读片系统,将微小钙化灶检出率提高27%。广医肿瘤医院引进质子治疗系统,为局部晚期患者提供新选择。中山一院开展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实现复发风险动态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