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药治疗肿瘤领域,广州多家医院通过中西医结合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广东省中医院运用"扶正祛邪"理论,开发出针对不同肿瘤阶段的中药组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传统针灸与现代放疗技术结合,减轻患者。广州市中医医院采用个体化中药调理方案,配合现代影像学评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医科建立了肿瘤术后中医药康复体系。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运用中药靶向治疗技术,提高中晚期患者生存质量。这些医院通过技术创新,为肿瘤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1.广东省中医院
肿瘤科拥有重点专科称号,开展中药联合靶向治疗技术。医院自主研发的"消瘤方"系列中药制剂对肝癌、肺癌具有抑制作用。配备PET-CT等设备,实现中西医结合诊疗。年门诊量超过8万人次,中药参与治疗率达95%。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肿瘤中心开展针灸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建立中药外敷治疗癌痛特色,止痛达86%。拥有华南地区大的中药制剂中心,生产抗肿瘤院内制剂32种。病床使用率常年保持在92%以上。
3.广州市中医医院
肿瘤科采用"辨证施膳",制定个性化食疗方案。开展中药熏蒸治疗恶性胸腹水技术,年治疗量超2000例。中药雾化吸入对放射性肺炎91%。配备直线加速器等现代放疗设备,实现中西医协同治疗。
4.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医科
重点开展肿瘤术后中医药康复治疗,降低复发率23%。建立中药调节免疫功能评估体系,检测指标18项。参与制定国家肿瘤中医诊疗规范,年科研立项15项。病房中医药使用率,患者满意度96.5%。
5.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肿瘤科开展中药分子靶向治疗研究,发现5种抗肿瘤活性成分。采用中药介入治疗技术,对晚期肿瘤68%。拥有华南中西医结合肿瘤实验室,发表SCI论文42篇。中药参与治疗病例年均增长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