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创手术和靶向治疗技术的突破,肠癌诊疗已进入化时代。广州作为华南医疗高地,多家三甲医院在肠癌综合治疗领域形成技术优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肠癌术,年手术量超800例;广东省人民医院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早期肠癌5年生存率达9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采用荧光导航技术定位微小病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展腹腔热灌注化疗;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首创"3D腹腔镜联合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该院结直肠外科配备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2022年完成机器人辅助肠癌手术426例。开展ctDNA液体活检技术监测复发,将术后复发预警时间提前至影像学发现前4.2个月。拥有华南地区肠癌肝转移射频消融治疗中心。
2.广东省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年收治肠癌患者1500余例,建立从筛查到康复的全流程管理体系。自主研发的"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获国家发明专利,对进展期肠癌的术前评估准确率达89%。日间手术病房实现48小时完成腹腔镜肠癌手术全流程。
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肿瘤科开展纳米碳标记淋巴结清扫技术,使淋巴结检出数量提升40%。引进德国卡尔史托斯4K荧光腹腔镜系统,实现术中血流评估。2023年新开设遗传性肠癌专病门诊,完成林奇综合征基因检测532例。
4.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腹部肿瘤科在国内较早开展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系统化疗方案,中位生存期延长至28.6个月。拥有华南大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心,对局部晚期肠癌的局部控制率达74.3%。
5.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结直肠肛门外科首创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使90%患者免除腹部辅助切口。2021年建成肠癌加速康复外科示范病房,平均住院日缩短至5.2天。牵头制定《中国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专家共识》。
这些医院均配备PET-CT、超声内镜等设备,开展新辅助治疗、免疫治疗等个体化方案。部分医院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患者可获免费靶向药物治疗机会。需注意的是,不同分期肠癌适宜的治疗方案存在差异,建议携带完整病历资料进行多学科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