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胃癌诊疗领域,广州多家三甲医院通过引进国际设备和技术实现了治疗水平的显著提升。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医疗机构均建立了多学科协作的胃癌诊疗中心。这些医院在微创手术、放疗、靶向治疗等方面形成特色技术体系,部分医院已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术等高端术式。根据临床数据统计,广州地区三甲医院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达到国际水平。
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该中心胃癌外科年手术量超过800例,微创手术占比达65%。拥有国内胃癌单病种数据库,累计收录病例2万余例。开展腹腔镜辅助胃癌术、荧光导航淋巴结清扫等特色技术,早期胃癌率超过95%。
2.广东省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配备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完成华南地区首例全机器人胃癌术。建立了个体化新辅助治疗方案,局部进展期胃癌R0切除率达到89.3%。开设胃癌肝转移多学科联合门诊,年接诊量逾400例。
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肿瘤科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10年随访数据显示5年生存率98.7%。拥有华南大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心,针对不可切除胃癌的粒子植入治疗达81.5%。
4.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参与国际多中心胃癌靶向药物临床试验21项。建立循环肿瘤DNA检测平台,指导晚期胃癌用药。统计显示,采用分子分型指导的化疗方案使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4.2个月。
5.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首创"三野清扫"胃癌术式,淋巴结检出数达国际标准2倍。近三年开展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132例,实现早期胃癌的微创。建成胃癌生物样本库,储存组织标本56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