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纳米刀消融、机器人辅助手术等新技术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广州多家三甲医院已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体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中心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胰腺手术年均超200例;广东省人民医院通过分子分型实现化治疗,5年生存率提升12%;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建立华南胰腺癌免疫治疗临床研究平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规划手术路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腹腔热灌注化疗纳入综合治疗方案。这些医院在技术创新层面各具特色。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肝胆胰外科中心拥有4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2022年完成机器人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83例,手术时间控制在4.5小时以内。开展纳米刀消融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病例数居华南,联合血管介入科实现肿瘤供血动脉栓塞。
2.广东省人民医院
胰腺肿瘤多学科会诊中心建立12种基因检测panel,对KRAS、TP53等驱动基因的检出率达98.7%。特色技术包括术中放疗联合纳米粒子载药,使局部晚期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至16.8个月。2023年新引进质子治疗系统。
3.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开展PD-1/CTLA-4双抗临床试验,入组患者客观缓解率达31.4%。病理科建立2000例胰腺癌组织样本库,可实现类器官药敏测试。放疗科拥有华南首台MR-Linac磁共振直线加速器。
4.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肝胆胰外科采用三维可视化手术规划系统,术前血管重建准确率99.2%。创新应用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淋巴结清扫完整度提升27%。重症监护室配备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系统,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降至6.3%。
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微创治疗中心开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单中心病例数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特色技术包括术中射频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局部控制率提高至82.4%。疼痛科建立个体化镇痛方案,使用患者自控镇痛泵比例达。
6.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肿瘤内科开展循环肿瘤DNA动态监测,可提前8周预测复发风险。营养支持团队制定胰腺癌专用EN配方,患者6个月体重维持率提高41%。日间化疗病房年接诊量超3000人次。
7.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胰腺外科首创"动脉优先"解剖法,联合肠系膜上静脉重建技术,将R0切除率提升至89.5%。生物治疗科开展CAR-T细胞治疗临床试验,针对CEACAM5靶点的客观缓解率为28.6%。
8.广东省中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制定"扶正消积方"配合化疗,使患者KPS评分平均提高20分。针灸科应用电针足三里缓解癌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37%。2023年建成华南大中药制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