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胰腺癌诊疗领域,广东多家三甲医院通过引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纳米刀消融等技术实现突破性进展。根据广东省卫健委新统计,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五家医疗机构在胰腺癌综合治疗方面处于省内地位。这些医院均建立了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其中机器人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年手术量超过200台,五年生存率较传统手术提高15%-20%。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肝胆胰外科中心拥有华南地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培训基地,2022年完成机器人胰腺手术158例。特色技术包括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的扩大术,针对局部进展期肿瘤开展纳米刀消融联合化疗的转化治疗模式。该院参与制定的《中国胰腺癌诊疗规范》被国家卫健委采纳。
2.广东省人民医院
胰腺肿瘤专科年手术量超400台,开展三维可视化手术规划系统辅助的切除。创新性采用"新辅助化疗+手术+术中放疗"三联方案,使交界可切除胰腺癌R0切除率达到81.3%。拥有华南大的胰腺癌生物样本库,储存样本逾2万份。
3.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肿瘤内科与肝胆胰外科联合开展分子分型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建立包含21种基因检测的医疗体系。临床数据显示,FOLFIRINOX方案联合靶向治疗使转移性胰腺癌中位生存期延长至13.5个月。该中心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27项。
4.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微创治疗中心首创"腹腔镜-超声双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针对不可切除肿瘤局部控制率达76.8%。胰腺外科团队完成华南首例联合肠系膜上动脉重建的全胰切除术,围手术期死亡率低于3%。拥有国内胰腺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5.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肝胆胰外科开展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性手术,针对伴有腹膜转移病例可将两年生存率提升至35%。疼痛科建立胰腺癌全程镇痛管理体系,应用鞘内泵植入技术使晚期患者疼痛缓解率达92%。该院日间化疗病房年接诊量突破6000人次。
这些医院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诊疗水平提升,中山系医院在机器人手术领域优势明显,省属医院侧重综合治疗模式创新,市属医院在姑息治疗方面形成特色。新数据显示,五家医院胰腺癌总体五年生存率达到1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