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惠爱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是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开设抑郁障碍专科门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以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治疗模式著称。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拥有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设备。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开展药物基因组学指导下的个体化用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心理科提供认知行为治疗等非药物干预。这些医院均建立了多学科协作的抑郁症诊疗体系,能够满足不同阶段患者的就医需求。
1.广州市惠爱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抑郁障碍专科年门诊量超3万人次,拥有国内抑郁症临床研究数据库。特色技术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虚拟现实暴露,难治性抑郁症缓解率达65%。医院开设青少年抑郁专病门诊,配备儿童精神科医师团队。
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
采用国际标准的PHQ9抑郁筛查量表进行初诊评估,建立抑郁症全程管理档案。科室开展基于fMRI的神经调控治疗,对伴自杀风险患者建立24小时危机干预机制。近三年参与国际多中心抑郁症药物临床试验6项。
3.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
配置32导联脑电生物反馈系统,实现抑郁症的客观化评估。物理治疗中心拥有省内磁休克治疗系统,针对药物无效患者提升至58%。开设双相抑郁特色门诊,建立情绪障碍基因检测平台。
4.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
抑郁症专病病房实施分级护理制度,平均住院周期缩短至14天。药理学实验室可检测20种抗抑郁药物血药浓度,个体化用药方案使治疗提升32%。开展正念减压团体治疗课程。
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心理科
采用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系统,完成数字化诊疗流程改造。睡眠监测中心发现78%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结构异常,据此制定联合治疗方案。建立出院患者远程随访系统,6个月复发率降低至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