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抑郁症患者数量持续攀升,对专业医疗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广州作为医疗资源丰富的城市,多家医院在抑郁症诊疗领域形成了特色优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年门诊量超10万人次,拥有华南地区规模大的心理治疗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开设24小时心理援助;广州市脑科医院(惠爱医院)建立了抑郁症专病门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开展药物基因检测指导个体化用药;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采用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这些医院针对不同患者需求提供了多样化诊疗方案。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
该科室配备经颅磁刺激治疗仪等设备,开展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心理治疗等10余种心理治疗方法。2022年完成抑郁症临床路径管理病例3200余例,平均住院日较传统模式缩短2.3天。团队发表SCI论文28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
2.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
中心设立青少年情绪障碍专科门诊,年接诊1625岁抑郁患者逾4000例。创新开展虚拟现实暴露,对社交恐惧型抑郁提升至76.5%。配备8间标准化心理治疗室,治疗师团队均具备国际认证资质。
3.广州市脑科医院(惠爱医院)
医院抑郁症专科病区开放床位120张,采用药物治疗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的综合方案。2023年数据显示,难治性抑郁患者症状缓解率达61.2%。建立患者随访管理系统,出院后6个月复诊率保持82%以上。
4.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该院精神科开展药物基因组学检测项目,覆盖20种抗抑郁药物代谢相关基因位点。临床数据显示,基因指导用药组治疗较常规组提高19.8%。拥有华南精神疾病生物样本库,储存样本超5万份。
5.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
科室实行精神科医师心理师康复师联合诊疗模式,开设职场压力相关抑郁特色门诊。2023年统计显示,联合治疗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显著高于单一治疗组。与香港大学合作开展跨文化抑郁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