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地区,多家三甲医院设立了肺癌诊疗特色专科,形成了以胸外科、肿瘤科、呼吸内科为核心的多学科协作体系。湖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年肺癌手术量超过1500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内科在肺癌早期诊断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中心开展肺癌靶向治疗;湖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开展单孔胸腔镜肺癌术;长沙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建立了肺癌多学科会诊中心。这些医疗机构通过重点学科建设,为肺癌患者提供规范化诊疗服务。
1.湖南省肿瘤医院
胸外科配备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2022年完成机器人辅助肺癌手术328例。开展肺癌全病程管理项目,5年生存率达到48.6%。PETCT中心年检查量突破1.2万人次,联合病理科开展肺癌分子分型检测。
2.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呼吸内科拥有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系统,肺小结节确诊率提升至92.3%。肺癌早筛项目累计筛查高危人群5.6万人,检出早期肺癌387例。参与制定《中国肺癌筛查指南》,建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基因检测技术平台。
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肿瘤中心开展肺癌免疫治疗临床研究,入组患者数居华中地区前列。配备TOMO放射治疗系统,精确度达亚毫米级。2023年新建成肺癌生物样本库,储存组织标本超过2万份。
4.湖南省人民医院
胸外科单孔胸腔镜手术占比达85%,平均住院日缩短至5.2天。开展术中快速病理联合淋巴结绘图技术,早期肺癌淋巴结检出率提高26%。日间手术中心年完成肺结节切除手术412例。
5.长沙市中心医院
肿瘤科建立肺癌MDT数据库,累计会诊病例2300余例。引进射频消融联合粒子植入技术,治疗晚期肺癌患者584例。疼痛管理科开展肺癌相关疼痛规范化治疗,NRS评分平均降低3.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