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新专科声誉排行榜,合肥市具备胃癌诊疗能力的医院中,以下五家机构综合实力突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复旦排名第20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复旦排名第25位)、安徽省肿瘤医院(复旦排名第30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其中前三家医院进入复旦肿瘤专科全国前50名榜单,以规范化诊疗体系和多学科协作模式为特色;后两家医院虽未进入全国排名,但作为省级及市级三甲医院,在胃癌早期筛查和术后康复领域拥有扎实的临床经验。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在复旦专科排行榜位列第20位,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该科室配置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PET-CT等设备,常规开展腹腔镜胃癌术、新辅助化疗等个体化治疗方案。其肿瘤中心联合病理科、影像科建立的胃癌分子分型诊断平台,显著提升了晚期患者的靶向治疗度,近三年参与制定胃癌诊疗指南3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江路17号。
就诊科室:胃肠肿瘤外科、肿瘤化疗科。
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以复旦排名第25位的成绩跻身全国领先行列,科室首创“全腹腔镜保留幽门胃癌术”技术,将患者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降低至8%以下。依托安徽省消化道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团队在胃癌淋巴结清扫标准化流程领域发表SCI论文40余篇,年完成胃癌手术超600例,其中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占比达35%。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绩溪路218号。
就诊科室:胃肠外科、肿瘤内科。
3.安徽省肿瘤医院-腹部肿瘤外科
安徽省肿瘤医院腹部肿瘤外科位列复旦专科排行榜第30位,作为全省肿瘤专科三级甲等医院,其胃癌诊疗中心配备术中放疗系统和荧光导航内镜,针对局部进展期胃癌开展术前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创新模式,五年生存率较传统方案提升12%。医院参与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项目覆盖HER2阳性胃癌靶向治疗等前沿领域。
安徽省肿瘤医院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环湖东路107号。
就诊科室:腹部肿瘤外科、放射治疗科。
4.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虽未进入复旦专科排名,但其早期胃癌筛查体系通过血清胃功能检测联合精查胃镜技术,使微小胃癌检出率提高至28.6%。科室与内镜中心协同建立的“一步法”活检病理诊断流程,将胃黏膜病变确诊时间缩短至24小时内,为患者争取宝贵治疗窗口期。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芙蓉路678号。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普外科。
5.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作为市级癌症规范化诊疗示范病房,重点开展老年胃癌患者的综合评估和缓释化疗技术。通过营养支持联合低剂量卡培他滨的维持治疗方案,使75岁以上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至19.3个月。中心配备的肿瘤射频消融设备为无法耐受手术者提供微创治疗选择。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淮河路390号。
就诊科室:肿瘤内科、普通外科。
胃癌防治需构建三级预防体系:一级预防着重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碳13呼气试验;二级预防强调早期筛查,高危人群(长期饮酒、腌制饮食偏好、家族史)应每两年接受一次胃镜检查;三级预防针对术后患者,需遵循低盐高蛋白饮食,并监测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临床数据显示,保持每日摄入500克新鲜蔬菜、戒烟并控制体重(BMI<24)可使胃癌发病风险降低44%。术后康复期患者可通过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每周3次快走)改善免疫功能,但需避免增加腹腔压力的负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