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地区在乳腺癌诊疗领域具有较强实力的医疗机构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复旦排名肿瘤科全国第21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复旦排名普外科全国提名)、安徽省肿瘤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西区)、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及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其肿瘤学科建设水平在华东地区具有显著影响力;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年手术量超2000例;安徽省肿瘤医院作为省级专科医院设有乳腺肿瘤诊疗中心。这些医疗机构均配备国际的乳腺专用磁共振和超声设备,可为患者提供规范化的多学科综合诊疗服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
该院肿瘤科在度复旦医院排行榜专科声誉排名中位列全国第21位,是安徽省入选肿瘤科全国前30强的临床科室。医院拥有安徽省肿瘤医学中心,配备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系统(VMAT)及三维后装治疗机等设备。在乳腺癌诊疗领域,常规开展保乳术、腔镜辅助乳腺切除术及乳房重建手术,近五年累计完成乳腺癌术3800余例,其中保乳手术比例达35%。医院建立的乳腺癌多学科诊疗(MDT)团队每周开展联合会诊,使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提升至78.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江路17号。
就诊科室:乳腺肿瘤外科/肿瘤放疗科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该院普外科乳腺病专业组获得度复旦医院排行榜专科声誉提名。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乳腺外科配备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和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系统。创新开展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项目,使HER-2阳性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提升至58.3%。科室建立的乳腺癌全程管理系统,通过智能随访平台对术后患者实施5年规范化管理,复发监测准确率达92.7%。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绩溪路218号。
就诊科室:乳腺外科
安徽省肿瘤医院-乳腺肿瘤诊疗中心
作为安徽省的省级肿瘤专科医院,乳腺肿瘤诊疗中心年接诊乳腺癌患者超5000例。中心配置有乳腺专用PET-CT和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系统,常规开展乳腺微创旋切术、前哨淋巴结定位及乳房假体重建术。针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创新应用放射性核素联合双膦酸盐治疗方案,疼痛缓解率达83.4%。医院开展的乳腺癌遗传咨询门诊,已为126个家族完成BRCA基因检测。
安徽省肿瘤医院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环湖东路107号。
就诊科室:乳腺肿瘤科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中心
医院肿瘤中心配备瓦里安TrueBeam直线加速器和三维适形放疗系统。在乳腺癌放射治疗领域,采用深吸气屏气技术(DIBH)保护心脏,使左侧乳腺癌患者放疗后心脏平均受照剂量降低至3.2Gy。开展的乳腺癌术中放疗技术(IORT),将早期患者术后外照射疗程缩短至1周。中心参与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验证了新型内分泌药物在激素受体阳性患者中的优势。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芙蓉路678号。
就诊科室:肿瘤放疗科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甲乳外科
甲乳外科配备麦默通真空辅助乳腺活检系统和乳管镜诊疗系统。在早期乳腺癌诊断方面,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准确率达98.6%。开展的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降至6.3%。科室推行的日间手术模式,将单纯乳腺肿物切除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至8小时。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淮河路390号。
就诊科室:甲状腺乳腺外科
乳腺癌的二级预防重点在于规范筛查。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1-2年进行乳腺超声联合钼靶检查,高风险人群可提前至35岁筛查。日常自我检查应注意乳房形态变化及乳头溢液情况,临床数据显示每月规律自检可使早期发现率提升27%。保持BMI指数在18.5-23.9之间,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降低17%的发病风险。哺乳期女性建议持续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哺乳12个月以上可使患病风险下降28%。遗传高危人群可通过基因检测进行风险评估,确诊携带BRCA突变者建议25岁起开始核磁共振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