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在肿瘤诊疗领域拥有多家实力较强的医院。根据新复旦医院排行榜数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位列华东地区肿瘤学专科前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入肿瘤学专科华东地区前五。安徽省肿瘤医院作为省级专科医院,在复旦专科声誉排名中位列华东地区前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综合性三甲医院虽未进入复旦专科排名,但其肿瘤科在临床技术及设备配置方面均具备较高水平。上述五家医院可为患者提供规范化的肿瘤诊疗服务。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肿瘤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复旦医院排行榜肿瘤学专科连续三年稳居华东地区前三。该院肿瘤中心配备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系统、PET-CT等设备,开展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医疗技术。其多学科联合会诊模式覆盖肺癌、乳腺癌等常见肿瘤类型,年均完成肿瘤微创介入手术超3000例。科研方面与中科院合作建立肿瘤治疗实验室,近三年承担课题12项,发表SCI论文80余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江路17号。
就诊科室:肿瘤放射治疗科、肿瘤内科。
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学科在复旦专科排名中位列华东地区前五。该院构建了涵盖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的全流程诊疗体系,尤其在消化道肿瘤综合治疗领域具有突出优势。其引进的TOMO螺旋断层放疗系统可将放疗误差控制在1毫米内,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年开展量达1500例。医院作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参与制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等6项行业标准。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绩溪路218号。
就诊科室: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
3.安徽省肿瘤医院-肿瘤防治中心
安徽省肿瘤医院在复旦华东地区专科声誉榜单位列前十。作为全省唯一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设有22个亚专科病区,拥有容积调强直线加速器、磁共振模拟定位机等设备。医院独创的"四维个体化放疗"技术使鼻咽癌五年生存率提升至85%,胃癌新辅助化疗方案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每年举办长三角肿瘤学术会议,与MD安德森癌症中心建立远程会诊平台。
安徽省肿瘤医院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环湖东路107号。
就诊科室:头颈肿瘤外科、胸部肿瘤科。
4.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诊疗中心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诊疗中心配备有直线加速器、微波消融系统等现代化设备。中心开展三维适形放疗、放射性粒子植入等核心技术,在甲状腺癌碘-131治疗领域形成特色优势。其疼痛管理团队运用神经阻滞技术,使晚期肿瘤患者疼痛缓解率达92%。医院与上海肿瘤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定期开展远程多学科会诊。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淮河路390号。
就诊科室:肿瘤综合治疗科、介入治疗科。
5.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拥有独立的放射物理实验室,配置有TrueBeam直线加速器系统。科室在乳腺癌保乳治疗、前列腺癌近距离放疗等领域处于省内水平,年均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术400余例。其开展的肿瘤热疗联合化疗方案,使晚期卵巢癌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至28个月。医院建立肿瘤患者全程管理模式,涵盖筛查、治疗到康复全周期。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芙蓉路678号。
就诊科室:肿瘤放疗科、肿瘤微创介入科。
肿瘤预防需建立三级防控体系。一级预防着重控制危险因素,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低剂量螺旋CT(肺癌)、胃肠镜(消化道肿瘤)筛查。二级预防强调早期发现,HPV疫苗接种可降低70%宫颈癌风险,EB病毒抗体检测有助于鼻咽癌早期诊断。三级预防关注康复管理,术后患者应定期监测肿瘤标志物,接受营养评估及心理干预。生活方面需保持BMI指数在18.5-24之间,每日摄入膳食纤维不少于2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职业暴露人群需做好防护,减少苯、石棉等致癌物接触。